正文 第9章 低調還要有度,不卑不亢坦蕩做人(1 / 3)

不卑,可以不惹人憐;不亢,不會惹人妒。不卑不亢,是待人接物的應有的態度。要充滿自信地麵對世間的一切,雖平凡亦不凡!尊重身邊的所有生命,為你的自信創造更多的可能。

在人生道路上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認清自己的目標,堅定自己的原則,埋頭實幹,坦蕩做人。

低調要有度,適時表現自己

傳統觀念的人們總是喜歡把“含而不露”看做一種美德,一個人的優點、成績和才能,隻能由別人來發現。至於自己,盡管你已做出許多成績,有淵博的知識和驚人的才華,也隻能說自己“才疏學淺”。如果有誰鋒芒太露,就容易招來非議。人們喜歡恭順謙讓者,勇於表現自己才華的人,也總不如“謙謙君子”那樣受到歡迎。

然而,在今天這個激烈競爭的年代,一味地做“謙謙君子”,卻有可能成為一大缺點。競爭就是要“競”要“爭”,就是要敢於和別人去一比高下。那麼,我們有些傲氣又何嚐不可呢?一個強者是需要一些傲氣的,當然,這裏的傲氣,並不是說淩駕於他人之上的霸氣,而是一種基於自身資本的一種氣質,對自己肯定的一種姿態。

傲氣是一種自豪的體現,是人對自己直接的認識,是自信的象征。自信,能夠激發人的創造力。任何一個獲得事業成功的人倘若缺乏自信與傲氣,便缺乏創造性的本來動力。

傲氣總是有資本的。沒有資本的傲氣就是輕狂、狂妄。俗話說的“驕兵必敗”,是因為沒有正確地估量自己以及對手的形勢、情況,也就是失去了傲氣的資本。有資本的傲氣是一種自信的傲氣。傲氣的最大敵人是虛榮,虛榮是企圖借助外在的喝彩來建立內在的高度自信,而傲氣卻是基於強烈的自信心之上的。真正的和符合心理科學的傲氣,不僅是接受來自心理及社會的各種壓力、推動力及挑戰力的刺激,而且可時時對準自己所追求及進攻的目標,激發極大的綜合創造力。盡管有時也有失敗,但失敗僅僅是一個調焦的過程,從而更加激發創造力,向更深層次推進,達到成功。

在我們的傳統意識裏,傲氣往往被視為貶義,其實,沒有傲氣就沒有激發創造力的催化劑,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自信的傲氣,加上奮鬥不懈,會激發人朝著目標奮進。

沒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會貶損“傲氣”這種品質。任何具有自信的、有成功者氣質的人,都應該好好地正視自己的這種氣質,因為擁有這種氣質的人,勇於表現自己,善於爭取更多的機會,會堅持不懈地朝著自己的理想奮進。

今天的時代,是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需要的是幹脆利落、敢斷敢行的作風。人們忍受不了那種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謙遜”,不要聽那種婆婆媽媽、“彎彎繞”式的“自謙之辭”。故作姿態的“謙虛”,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需要和節奏。在現代社會,精明的企業家招聘員工,聰明的領導者挑選下屬,並不是首先看你怎樣言辭周到、謙恭有禮,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實學。你應當實事求是地宣傳自己:我有什麼長處,有哪些才能,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直來直去,使別人了解你。這樣,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機會。

社會變革的加快,加速了知識更新的步伐。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才能和精力都受時間的製約。錯過了時機,知識就會貶值,精力就會衰退。如果一個人不能在自己的黃金時代抓住機會,大膽地、主動地展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而總是謙虛、低調、“藏而不露”,那就會貽誤時機。在知識驟增的今天,不管你怎樣“學富五車”,也隻能在短短時間內保持優勢,能不能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獲得施展的舞台,將成為決定你成敗的關鍵。現代社會是人才濟濟的社會,可供社會選擇的人才很多。你既然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麼,有誰還願意放著別的能人不用,而花時間來考察了解你呢?而且,既然存在著競爭,對於機會,別人就不會同你謙讓,而會同你競爭。一旦你失去被選擇的機會,別人就會捷足先登,而你隻好自歎弗如了。

勇於表現自己,並不是人們常說的“出風頭”。主動進取,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是對自己的尊重以及對社會的負責。有些真知灼見,你不宣傳,別人就不知曉。有些對社會進步具有促進作用的創新見解,你不宣傳,也就無法得到推廣。這不僅是個人的損失,也是社會的損失。人們隻知道貝爾發明了電話機,殊不知在貝爾以前,早有人發明了這類裝置,不過當時人們不理解這種發明的社會意義,不予理睬,而那位發明人也就就此撒手了。貝爾發明電話機後,遭遇也並不比那個人更好,但他卻頑強地向人們宣傳自己的發明成果,像“馬戲團”那樣到許多城市去表演。在實在行不通的情況下,又辦了個“貝爾電話公司”,最後才把電話推廣開來。倘若沒有貝爾的“自吹自擂”,電話機怎能進入人們的家庭?可見,勇於表現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壞。恰恰相反,這正是優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種品德。

勇於自我表現者,是靠真才實學,靠實實在在的行動,靠看得見的成果來表現自己的價值。而自我吹噓者則拿不出什麼實實在在的東西,隻是靠謊言和欺騙等虛假的東西來表現自我價值。這種自我吹噓,隻有一時的誘惑力,一旦真相暴露,就將被人們所唾棄。

做人智慧

可以低調,但不應該“泯然眾人”。低調做人,並非讓你消極做人。不管任何時候,人都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姿態。

克服自卑心理

在低調的掩蓋下,有的人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自己輕視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嚴重的人,並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種缺陷或者短處,而是不能悅納自己,自慚形穢,常常把自己放在一個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歡,進而演繹成別人看不起的位置,並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類都有自卑感,以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小的時候,看到別人長大而自卑;長大後,發現別人比自己有錢自卑;有錢的時候,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年輕力壯也自卑。這樣看來,從某種程度上講,自卑也是推動一個人不斷自我完善的動力。但是,如果你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自卑,而不願意去進行自我突破的話,那麼自卑對你來講就是非常有害的。”

自卑的人,總哀歎事事不如意,老拿自己的弱點比別人的強處,越比越氣餒,甚至比到自己無立足之地。有的人在旁人麵前就臉紅耳赤,說不出話;有的人遇上重要的會麵就口吃結巴;有的人認為大家都欺負自己因而厭惡人。因此,若對自卑感處置不妥,無法解脫,將會消沉,甚至走上邪路,墜入犯罪的深淵,或走上自殺的道路。

自卑情緒人皆有之。實質上,一個人並非在每個方麵都能出類拔萃,因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在某些時候某些方麵有不如意的感覺,出現自卑也是正常的,大可不必以此為恥而自暴自棄,更犯不著用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去掩飾,那隻是自欺欺人。

戰勝自卑就要正確地認識自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也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我們以己之長去比別人之短,就能發掘出自信,可以在客觀地認識短處和劣勢的基礎上,找出自己的長處與優勢。可以將自己最滿意的事情、最引以為榮的優點和令人矚目的成績,炫耀於心中的“榮耀室”,從而反複地刺激和暗示自己“我還可以”、“我能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斯威爾說:“人的所有行為、感情和舉止,甚至才能,與其自我意向是一致的。”如果能將“我還可以”、“我能行”的心理暗示,不斷地滲透到自己人生的各個方麵,便能撞擊出生命的火花,就能培養出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的那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