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拚搏要唱高調,冒險一搏博取機遇(2 / 3)

摩洛?路易斯的成功在於敢為天下先,敢於冒險,這也是多數人走向成功的一個共同因素。人生本身就是在冒險,你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你害怕冒險。

企業家=冒險精神+領導力+創新。這是在北京國際飯店國際廳,麵對著200多位中國企業家,5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聯手給企業家精神下的共同定義。可見,冒險精神是一個企業家必須具備的重要特性。如果你不敢采取任何冒險行動,那你就永遠也不會成功。如果你說不敢冒險的話,那我告訴你,其實,你每天都在冒險,開車上班是一種冒險,遊泳是一種冒險,吃生魚是一種冒險,隻是由於你對其中的大多數情況習以為常,所以這些冒險沒有引起你的注意而已。

做人智慧

你總是在猶豫:如果那麼做失敗了,被解雇怎麼辦?如果采取了那種方式,失敗怎麼辦?還是不去冒那個險了。你就在這樣的重重顧慮下,裹足不前,成功也就離你越來越遙遠。適當地培育冒險精神,你才有可能突破自我,脫穎而出,走向卓越。

做人一定要有野心

堅強的信心是成就偉大事業不可缺少的要素。所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信心與成功其實是一體的兩麵,信心越堅定,成功的幾率也越大反過來說,一個沒有信心的人,絕對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成功的人自有其不同於凡俗的神態,那種流露在臉上的堅強自信,正是內心不折不扣的表現。你若是想要出人頭地,一定要具備肯定自我的心態。必先肯定自我,你才會獲得成功。

天上有隻鳥在飛。一位拄鋤田頭的人歎氣道:它真苦,四處飛翔為覓一口食。

另一位依窗懷春的少女也正好在看這隻鳥,她歎氣說:它真幸福,有一雙美麗的翅膀。

麵對同一種境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情和理解。

滿懷激情,你就會有一種振奮的感覺;失意悲觀,你就會有一種痛苦或失落的感歎。

當自己人生理想不能實現或者見解、行為不為世人所理解時,都會感到迷惘、失意。

而且人們很容易將思維編入既存的框架裏,或滿足或失意或進取等等,產生“命中注定”或“無法更改”的錯誤的思維定式。

如果我們逐漸失去踏出圍繞我們的框架的勇氣,那麼我們將把自己對人生的夢想和野心一個個拋棄掉。而沒有追逐夢想、實現野心的激情,人生則必然會缺乏激情。

做人智慧

有些人說“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霸氣”,其實不應該這樣。如果一個人連野心都沒有的話,怎樣才能有一番事業?怎樣才能有動力?如果一個人想都不敢想的話,更別說去做了。

不甘於平庸,應該敢於冒險

我們的生活是複雜的,也是多變的。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驚濤拍岸;有時風和日麗,有時雷電交加;有時鮮花盛開,有時滿路荊棘。麵對多樣的生活,如何唱響成功的主旋律?成功者的回答是:隻要活著,就應該去創造和開拓。

如果我們的生活總是四平八穩,千篇一律,這樣生活一百年和生活一天有什麼分別?如果今天總是重複著昨天的故事,每天完全一致地生活著,一百歲的老壽星和夭折的嬰兒有什麼分別?我們希望長壽,希望過好日子,希望不遠的將來有全新的格局出現。隻有打破陳規陋習,生命才有意義。

我們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但至少應了解,未來存在著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著不成功的可能性。未來就好像一個冥然無知的黑洞,靠我們去打破它,讓它充滿陽光和希望。打破黑洞不容易,這需要有冒險的精神。康德說:“人的心中有一種追求無限和永恒的傾向。這種傾向在理性中的最直觀表現就是冒險。”

不經過無數次的冒險,人類不可能從茹毛飲血的社會,進化到今天能夠坐在中央空調的房子裏品嚐咖啡的時代。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鄭和七下西洋,諾貝爾發明炸藥,哥白尼創立天體運動論,這些曆史上的著名事件,都開始於冒險。沒有冒險精神,人類就沒有創造,就沒有社會改革。隻有帶著沉重的風險意識,敢於懷疑並打破過去的秩序,通過冒險而取得勝利後,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歌德年輕時希望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畫家,為此他一直沉溺於那變幻無窮的世界中而難以自拔。40歲那年,歌德遊曆意大利,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藝術傑作後,終於如夢初醒,遂放棄繪畫,轉攻文學。雖然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一種冒險,但他認為自己已無退路。經過不斷學習和摸索,歌德後來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縱觀古今中外名人的成才史,大多數人都有過冒險的經曆。馬克思曾經是詩人,魯迅曾在日本學醫,安徒生曾是演員,但他們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於:他們不怕冒險,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