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冒險到成功需要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痛苦的、付出艱辛代價的探索過程。歌德曾感慨道:“要發現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光陰。”他又說:“這需要很大的神誌清醒,它隻有通過歡喜和苦痛,才能學會什麼應該追求和什麼應該避免。”
在我們身邊,確有不少人,他們被偏見與迷信的桎梏束縛著,他們盲目到不知自由,反而說別人不自由。冒險與危機具有深層次的關聯,危機就是危險之中蘊藏著機遇。常人的機遇,常人的成功,往往存在於危險之中。你想要美好的機遇嗎?你想要事業的成就,那就要敢冒風險,投身危險的境地,去探索、去創造,不要瞻前顧後,不要害怕失敗。
冒險,並不一定成功。成功之母便是失敗,成功隻是無數失敗中的分子,不是無數失敗中的分母。正常的規律是,無數的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無數人的失敗換來一人成功。懼怕失敗,不冒風險,求穩怕亂、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雖然可靠、平靜,雖然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那是多麼無聊。
冒險失敗遠勝於安逸平庸。與其平庸地過一輩子,不如轟轟烈烈幹一場。
做人智慧
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無論幹什麼,都需要開拓進取精神。 不少老實人比較膽怯,缺乏冒險精神,守成有餘而開拓不足,這使得他們的事業始終處於一種小格局、小境界和小發展中,做不大做不強,隻能在競爭中甘拜下風。
什麼都怕,那就什麼都幹不成
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必須摒棄害怕受傷、怯懦畏懼的心理,端正心態,以一顆健康有力的心嚐試生活,明天才會有更好的開始。
懦弱的人害怕有壓力的狀態,因而他們也害怕競爭。在對手或困難麵前,他們往往不善於堅持,而選擇回避或屈服。懦弱者對於自尊並不忽視,但他們常常更願意用屈辱來換回安寧。
懦弱者常常害怕機遇,因為他們不習慣迎接挑戰。他們從機遇中看到的是憂患,而在真正的憂患中,他們又看不到機遇。
懦弱者不善衝突,因而他們也害怕刀劍,進攻與防衛的武器在他們的手裏捍衛不了自身。他們當不了凶猛的虎狼,隻願做柔順的羔羊,而且往往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懦弱總是會遭人嘲笑,而遭到嘲笑,懦弱者會變得更加懦弱。
懦弱者經常自憐自卑,他們心中沒有生活的高貴之處。宏圖大誌是他們眼中的浮雲,可望而不可即。
懦弱通常是恐懼的伴侶,恐懼加強懦弱。它們都束縛了人的心靈和手腳。
懦弱常常會品嚐到悲劇的滋味。
人生就是要搏。什麼都怕,那就什麼都幹不成。沒有一顆勇敢的心,就不要妄談成功。
其實,沒有人能夠完全擺脫怯懦和畏懼,最幸運的人有時也不免有懦弱膽小、畏縮不前的心理狀態。但如果使它成為一種習慣,它就會成為情緒上的一種疾病,它使人過於謹慎、小心翼翼、多慮、猶豫不決,在心中還沒有確定目標之時,已含有恐懼的意味,在稍有挫折時便退縮不前,因而影響自我設計目標的完成。
怯懦者害怕麵對衝突,害怕別人不高興,害怕丟麵子。所以在擇業時,因怯懦,他們常常退避三尺,縮手縮腳,不敢自薦。在用人單位麵前他們唯唯諾諾,不是語無倫次,就是麵紅耳赤、張口結舌。他們謹小慎微,生怕說錯話,害怕回答問題不好而影響自己在用人單位領導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競爭機遇麵前,由於怯懦,他們常常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以至於敗下陣來,錯失良機,於是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導致自我評價和自信心的下降。
美國最偉大的推銷員弗蘭克說:“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對於膽怯而又猶疑不決的人來說,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正如采珠的人如果被鱷魚嚇住,怎能得到名貴的珍珠?事實上,總是擔驚受怕的人,他就不是一個自由的人,他總是會被各種各樣的恐懼、憂慮包圍著,看不到前麵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風景。正如法國著名的文學家蒙田所說:“誰害怕受苦,誰就已經因為害怕而在受苦了。”懦夫怕死,但其實,他早已經不再活著了。
世上沒有任何絕對的事情,懦夫並不注定永遠懦弱,隻要他鼓起勇氣,大膽向困難和逆境宣戰,並付諸行動,便開始成為勇士。正像魯迅所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說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待炬火。”
人生在世,最可恨的就是膽小窩囊地過一輩子,上天既然讓我們降生於世,我們就應當承擔起我們作為人的責任和義務,書寫好那一個大大的“人”字。
做人智慧
年輕人應該有做事的勇氣,哪怕遭別人冷眼,會碰壁,這些都是必須經曆的一個過程。成功不容易,主要在於一些人缺乏足夠的勇氣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