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西藏早就有所圖謀。它早期滲入西藏地區,曆來與西方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一祥,都是打著“傳教”、“遊覽”、“經商”、“探險”的旗號,以“傳教士”、“考察組”、“商人”、“探險隊”為身份,到西藏地區進行刺探情報和搜集資料等間諜活動。這些人雖然都是以非官方的身份進入西藏的,但無論他們本人是否承認出於侵略的動機,在事實上都起到了美國政府後來幹涉西藏地區內部事務的重要中介作用。正如美國一位曆史學家所說美國海外傳教士是美國曆史上的隱形(invisible)人物。此話道出了傳教士在美國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樣,一位台灣學者在這一問題上也表達了較為中肯的觀點:“至於美國在海外的傳教士,特別是在中國的傳教士和其政府之間的關係,19世紀初年到1910年間亦是水乳交融的。”
美國與西藏政府之間的第一次聯係是在20世紀初,而充當這次聯係中間人的美國人——威廉·伍德維爾·柔克義(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第一次踏上西藏土地的時間則在19世紀末。此人1884年來到北京,任美國駐華使館的二秘。三年以後,他辭去了外交官的職務,化裝成喇嘛,經西藏東部踏上了進入拉薩的征途,開始了長達4年的秘密“調查”。在此期間,他走遍了我國西藏東部和西南其它藏族地區,廣泛地搜集了有關我國西藏地區的政治、文化、宗教、曆史、語言以及人物等方麵的情報資料,並依此撰寫了很多論文和遊記,如《達賴喇嘛與清帝的關係》、《達賴喇嘛之國》、《釋迦牟尼傳》、《西藏》等。1891年,他又開始了第二次西藏之行,並寫了《1891~1892年蒙藏旅行記》的調查報告,此書在國外藏學界備受推崇。
1908年,柔克義被任命為美國駐華公使。同年5月,他首次以美國官方代表的身份見到了當時正因英軍入侵而被迫逃至山西五台山的第十三世達賴喇嘛。此次見麵是為了討論達賴請求美國幫助他設法返回西藏掌權的問題。雖然最後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成果,但是自這次美國與西藏拉薩當局的第一次聯係之後,美國政府插手西藏的活動開始活躍起來。
從此以後,美國的教會、團體和個人對西藏這塊美麗而神秘的地方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他們不顧萬裏途遙,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大陸,對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進行所謂的“傳教”與“科學考察”活動。他們通過“調查”與“研究”,搜集了大量的科學和情報資料,並著書立說,宣揚西藏已經“取得獨立”的反動觀點,為以後美國政府染指西藏做文字和輿論上的準備。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以“傳教士”為名的間諜艾伯特·L·謝爾頓,有刺探情報的地理學家·F·胳克,還有三次旅藏的“博物探險家”蘇衣姆德·卡廷等。這種假借各種名義,以所謂非官方身份來藏的活動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綜上所述,在從十九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這段時間裏,美國政府並沒有象英印總督寇鬆那樣叫囂“中國對西藏的宗主權隻是一種憲法上的虛構”。它還在1904年訓令駐英大使向英政府提出:“英國過去在訂立煙台條約、緬甸條約和藏印條約與中國政府談判有關西藏的問題時,曾三次承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以後中國政府從未放棄過主權。”美國政府之所以采取這樣的態度,是出於以下幾個方麵考慮:首先,美國政府知道,在這一時期裏,任何繞過中國中央政府(無論是清政府還是國民黨政府)與西藏的官方接觸都會嚴重地影響到中美關係的發展。此時的美國作為一個羽翼尚未豐滿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是不願冒這個風險的。
其次,美國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還不具備大肆幹涉西藏的條件與基礎,在其他西方列強麵前還不敢妄稱“大哥”,為此還處於追隨英俄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小夥伴”地位。
再次,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逐漸腰粗氣盛,有恃無恐,開始采取較為強硬的態度來與其他列強一爭高下。在對待西藏的問題上,一方麵它時而向英國的做法表示不同意見,以期阻止英國獨占西藏,為以後美國幹涉、侵略西藏留有餘地;另一方麵,又要與拉薩建立和保持某些直接的聯係,以對付日益威脅美國利益的日本軍國主義,為將來美國爭霸世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