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力才敢承接保險業務(2 / 2)

巴菲特形容說,他和查理·芒格寧肯喜歡有風險、投資業績高達15%的業務,也不要沒有風險、投資業績隻有12%的業務。他的原話是:“查理跟我總是喜歡變動的15%更勝於固定的12%。”

這看起來有些不符合巴菲特一貫堅持的穩健原則,但實際上很好理解。巴菲特解釋說,在這裏有3點必須強調:一是如果以10年為期,伯克希爾公司開展霹靂貓業務的業績應該令人滿意,但不排除某些年份可能會很慘;二是這樣的預期並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應當有客觀依據,這種依據並不是過去的曆史資料,事實上,曆史資料在伯克希爾保險業務定價決策中的作用很有限;三是雖然伯克希爾公司隨時準備簽訂大量的霹靂貓業務保單,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價格必須合適,具體地說就是保費收入與所承擔的風險要相當。

無論對於哪家企業來說,具有強大的財務實力總是一件好事。這不但表現在經濟發展迅速、業績增長快、需要財務實力做保障的關鍵時刻;即使在經濟不景氣時,同樣也需要財務實力渡過難關。關於這一點,伯克希爾公司同樣有過人之處。

巴菲特說,這些年來保險公司的日子都不好過,伯克希爾公司的保費收入增長也遠遠低於10%的基本要求,這表明每年的保險理賠損失在不斷增加。因為從過去25年來的保險理賠損失年增長速度看都在11%左右,這表明,如果保費收入的年增長速度在11%以下,保險公司的經營業績就會變得越來越差。當然,出於自我保護本能,保險公司會暫時把這些損失隱藏在賬麵上,但將來終究會暴露的。

巴菲特說,在這種情況下各家保險公司目前(1991年)都在打價格戰,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雖然從實際情況看應該是提高保費價格才能維持生計,但沒有一家公司敢這樣做,隻有伯克希爾公司能把這種損失控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當然,這也是需要財力作保障的。

巴菲特預言,隻有當所有保險公司都無利可圖、承受不了這樣的巨額承保損失時,才有可能大幅度提高保費收入標準。而一旦當那個時候到來時,伯克希爾公司一定會從財務和心理上作好準備、等待著簽署大筆大筆的保單。

[啟示錄]

伯克希爾公司憑借自身強大的財務實力,敢於承接同行不敢輕易去碰的霹靂貓業務。這種巨災保險業務看起來有巨大風險,可是伯克希爾公司隻要遵守這三條原則再加上自身實力,就可以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