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無論是誰,隻要堅持長期投資策略,這時候對買入股票時機和價格的要求都會特別高。就好像找對象一樣,如果你想和對方白頭偕老、婚姻持久,找對象時必定會擦亮眼睛、仔細挑選符合你嚴格要求的伴侶。如果隨隨便便找一個,就很難保證這樣的婚姻能維持多久。不用說,許多人結婚不久就匆匆離婚就是當初找對象時過於草率造成的。在這方麵,股票的長期投資策略也是這個道理。
那麼,長期持股的避稅作用究竟有多大呢?巴菲特舉例說,由於1989年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投資變動很小,當年賬麵上隻出現2.24億美元的投資業績,為此隻需要向美國政府交納0.76億美元稅金。
他說,這種持股不動的投資策略與短線炒作相比好處多多。這從以下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隻有1美元,並且它有每年上升1倍的投資獲利,如果每年年末都把該股票拋出,投資所得在扣除34%的稅金後剩餘的部分繼續用於追加投資。用這樣的方式重複19年,在忙進忙出40次後,伯克希爾公司在這20年間一共可以得到的投資業績是25250美元,累計向國庫繳納稅金13000美元。
初看起來這樣的投資業績還不錯,可是如果你知道下麵這種結果就會明白究竟孰是孰非了:如果這1美元投資依然是每年獲得1倍的投資利潤,但這時候並不是每年年末都拋掉該股票而是什麼也不用做,就把它壓在箱底裏看也不看。如此一來,20年過去後它的金額反而會迅速增長到1048576美元,在交納34%的所得稅即356516美元後,實際收益是692060美元。看看,這就是長期投資的避稅效果。
有趣的是,這種避稅不但對投資者有利,而且對政府也有利,用中國話來說是真正的“雙贏”。這時候的獲利是前者的27.4倍,政府所收到的稅金也同樣擴大這麼多倍。不同的隻是政府的稅金並不是每年都能到賬,而是必須在20年後一下子得到這麼多。
[啟示錄]
上麵這種避稅計算法巴菲特20歲時就爛熟於心了,這是伯克希爾公司為什麼幾十年來堅持持股不動原則的重要理論基礎。巴菲特在為伯克希爾公司創造豐厚獲利的同時,也為美國政府上交了更多稅金。
§§32 把管理費用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