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倫·巴菲特大事記(1 / 3)

1930年 8月30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城,早產5星期。

1931年 父親所在的聯合州立銀行倒閉,全家頓時失去生活來源。

1936年 從爺爺的雜貨鋪裏用每箱25美分的價格買進可口可樂拆箱零售,從此開始一生追求20%複利率的投資生涯。

1937年 經常把其他孩子喝完汽水後扔掉的瓶蓋分門別類加以整理,看哪種牌子的汽水賣得快,以此尋找商業機會。

1938年 開始閱讀股票投資書籍,能把他最喜歡的《賺1000美金的1000種方法》一書滾瓜爛熟地背下來。

1939年 平時與同學打籃球間隙抓緊閱讀《華爾街時報》。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這時候他就認定將來要吃證券投資這碗飯了。

1940年 開始兜售百事可樂。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的價格一樣可是容量卻增加1倍,這表明它們的“內在價值”要相差1倍。

1941年 開始在證券經紀公司打工,主要負責抄寫、繪製股票價格升降圖表。一有空就讀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一書。

1942年 4月開始第一次炒股。用個人積蓄買了3股“城市服務”,每股38美元,股價下跌後回升到40美元時拋出,淨賺5美元。父親贏得國會競選。

1943年 運用數學原理開發賭馬時如何挑選贏家的係統,編成小冊子《馬童選集》出售,每本售價0.25美元,因無照經營被查封。全家搬至首都華盛頓。

1944年 投入個人積蓄1200美元從父親手中買下一直荒廢在那裏的40英畝農場,然後對外出租。

1945年 從艾麗絲·迪爾中學初中畢業,在父親開的股票經紀公司的黑板上謄寫股價。投遞《華盛頓郵報》月收入175美元,超過老師的月收入,個人積蓄達到2000美元。

1946年 組織孩子們在高爾夫球場旁的小河和池塘裏打撈被人打飛了的高爾夫球,一共搜集了220打,賣了1200美元。

1947年 以全校第16名(共350人)的成績從伍德羅·威爾遜中學高中畢業。和同學唐·坦利合夥購買舊彈子球遊戲機放在理發店出租。在父親的力勸下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讀書。

1948年 和唐·坦利合夥投資350美元買了一輛勞斯萊斯報廢汽車,整舊如新後對外出租,日租金35美元(投資回報率真高啊)。

1949年 因為家庭困難,大學三年級時轉學到學費便宜的內布拉斯加州大學林肯商學院。這時候他的個人積蓄已達9800美元。

1950年 獲林肯商學院理學士學位。申請就讀哈佛商學院遭拒。猛然發現《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作者格雷厄姆教授和大衛·多得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學,於是寫信給大衛·多得自薦,在招生日期已過且沒有麵試的情況下被意外錄取。

1951年 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專程乘火車去政府雇員保險公司華盛頓總部拜訪。畢業後在華爾街找工作遭父親和格雷厄姆勸阻,隨後在家鄉做投資營銷員直到1954年。開始和蘇珊·湯普遜約會。買下加油站Texaco作投資。業餘時間學習戴爾·卡內基公共演講課程。在內布拉斯加大學夜校講授《投資原理》,學生的平均年齡是他的2倍多。

1952年 與蘇珊·湯普遜結婚。租了一套公寓,月租金65美元。當年有了第一個孩子取名蘇茜。

1954年 接格雷厄姆電話邀請,去格雷厄姆·紐曼公司擔任證券分析師,初始年薪1.2萬美元。當年有了第二個孩子取名霍華德。

1955年 伯克希爾公司和哈撒韋公司合並成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時候該公司尚未被巴菲特購買、掌控)。

1956年 格雷厄姆退休,格雷厄姆·紐曼公司歇業。成立巴菲特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5萬美元,他象征性投入100美元。年末又成立另外2家合夥公司。個人積蓄達14萬美元。

1957年 又成立2家合夥公司,至此他管理著5家合夥公司。當年有了第三個孩子彼得。購買了一處5臥室房子並進行粉刷,總投入3.15萬美元,從此就一直住在那裏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