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亞君聞言驀然,忽報康銘引大軍撤出,往廣安方向而去。諸葛龍說道:“康銘兵回廣安,怕對我西圩不利,大人不如也領兵回城?”
公孫書說道:“正合我意!”
說罷,收拾軍馬準備回程,於亞君以大事相勸,公孫書不從,執意要領兵而回。於亞君隻留不住,待公孫書出得大帳,許雲狂來到於亞君身邊,說道:“閣下便是智擒孟江宇的於亞君先生?”
於亞君見此人相貌不凡,暗暗吃驚,聞言笑道:“正是在下。”
許雲狂連忙施禮,欠身道:“久聞大名,今日相見真乃榮幸。”
於亞君問道:“將軍何人?”
許雲狂自報姓名,將出高唐郡投靠公孫書之事相告,歎道:“昔日誤認公孫書為英雄,今觀此人也非真心為國!”
於亞君說道:“將軍暫且屈之,有相見之時。”
許雲狂拜別,隨公孫書大軍往返西圩而去。
待康銘與公孫書兩路大軍走後,扈三郎突然急匆匆來到於亞君身前,於亞君驚問道:“扈將軍為何如此匆忙?”
扈三郎急忙說道:“剛剛探來的消息,上淩太守薑長伯向蒼梧太守錢生修借糧,被錢生修拒絕,薑長伯遂領兵突然殺至錢生修大營,將錢生修殺害,並盡降餘眾。”
於亞君再令人打探北門消息,人言北門王河太守王霸蕩與黃泥太守沈嘉言不睦,見諸侯大軍皆已分散,二人各帶大軍棄了高唐郡各自回城。
於亞君見諸侯皆散,火速與扈三郎趕回慶安府,告知張文近,張文近大驚,跌足長歎曰:“諸侯各懷心思,果然難成大事。”
於亞君說道:“定南王身在皇都不知事變,應派人告知,請王爺定奪。”
張文近從之,即刻派人火速趕往皇都,不在話下。
卻說高傲救回靜兒入城,楊素大喜,大賞高傲,令高傲領軍守把西門馬幺河。呂明說道:“幸得其他三門諸侯皆未動兵,不然我軍危矣!”
楊素也疑惑道:“三門遲遲未有動靜,難道生了變故?”
呂明也是大疑,派人出城打探,回報說三門六路諸侯皆已退走,東門還有大戰痕跡。楊素笑道:“諸侯心思不一,各自為伍,果然生變。”
呂明說道:“諸侯皆已退走,今可趁勢領兵殺至晉陽,晉陽乃兵家必爭之地,進可攻退可守,與高唐形成犄角之勢。”
楊素從之,令高傲與杜子騰守高唐郡,任用劉蠻胞弟劉浪為先鋒,領三萬大軍先行,靜兒為中軍護駕,自領七萬大軍為後,浩浩蕩蕩兵發晉陽城。
範統在慶安府忽然收到師爺急信,言楊素任劉浪為先鋒,已經兵至城下,特來告知。範統慌同張文近等人商議,張文近忙起三軍來晉陽。晉陽城被師爺設計死守,劉浪久攻不下,見張文近援兵已到,忙引軍撤退,至城外三十裏下營。
張文近領軍入城,眾人入府坐定,師爺獻計道:“我觀劉浪有勇無謀之輩,侯爺可引一軍去營前挑戰,誘他出陣,然後孫空將軍領一軍從左殺出,扈將軍引一軍從右殺出,必斬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