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心的醒度修煉課(4)(1 / 3)

一個擁有熱忱性格的人,是不會以金錢、地位和權力為目地去工作的,他們從內心真正地熱愛他們所從事的職業,甚至會將工作當成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全身心地投入,所以更容易做出成就。有一次,一位記者問比爾·蓋茨:“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蓋茨答道:“對工作的熱忱!”

對方又問:“你的熱忱主要來自哪裏?”

比爾·蓋茨回答道:“我在很早的時候就聽過一句話,是說‘在我不再以金錢為目的而工作之前,我連一個銅板也賺不到’。”

總之,熱忱可以用來補充你的精力,激發你的生命潛能,並形成一種堅強的個性。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擁有熱忱的性格呢?其實,發展熱忱的性格很簡單。首先,一定要從事自己最喜歡的工作,或者提供最喜歡的服務。如果因為情況特殊,目前無法從事自己最喜歡的工作,那麼,你也可以采用另一種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你將來要從事的最喜歡的工作,當作是自己人生的目標,這樣你就能全身心地投入當下,不斷地向那個目標前進。

總之,沒有熱忱的性格,很難讓生命喚發激情,成就任何事業,因為無論多麼恐懼、多麼艱難的挑戰,熱忱的性格都賦予它新的含義。缺乏熱忱性格的人,注定要平庸地度過一生;而有了熱忱的個性,你才能夠讓生命迸發出出人意料的奇跡來。

第125天別輕易封閉自己

清醒就是生命的方式,愚蠢的人昏睡,就好像他已經死掉一樣。但佛陀是清醒的,他永遠活著。他觀照,他很清楚。他是多麼的快樂!因為他了解清醒就是生命,他是多麼的快樂!遵循著醒悟者的途徑。他堅忍不拔地靜心,追尋自由和快樂。

——葉舟先生引自印度奧修大師對清醒的認識

現代社會,隨著通訊業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便喜歡“宅”在家裏。於是,“宅男宅女”便成了社會的一種時尚,雖然這隻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會對他人造成任何的影響,但是久而久之,勢必會使自己愈加封閉,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與社會產生偏離。而季羨林在給老朋友的忠告中,就提出這樣的一條:“切忌自我封閉”,雖然他主要針對的是老年人,但是也是對當下我們的一種忠告。

要知道,封閉自己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一種空間上的限製,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禁錮,久而久之,整個人會因為看不到外麵的陽光而變得陰暗起來。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家有兄弟二人,年齡也隻不過四、五歲。他們的臥室的窗戶每天幾乎都是密閉著的,屋內十分陰暗,兄弟倆的心理也變得十分陰暗,每天都悶悶不樂的,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每當看到外麵燦爛的陽光,就覺得十分羨慕。於是,兄弟兩人就商量:“我們是否可以將外麵的陽光掃一點進來。”

於是,兄弟倆每人拿了一把掃帚和簸箕,到陽台上去掃陽光。等他們小心地把掃進簸箕裏的陽光搬到房間裏的時候,陽光卻不見了。

這樣他們再而三地掃了好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也沒有。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到他們的奇怪的舉動,就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說:“臥室裏太暗了,我們要掃一些陽光進來。”媽媽笑道:“你們隻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就進來了,何必要去掃呢?”

如果將窗戶緊閉,陽光自然是無法進來的。而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心門關得太嚴密了,快樂的陽光無法進來驅散不良的情緒,久而久之也會使自己變得抑鬱起來。

每個人的內心,在剛開始都是敞亮的,內心充滿了溫暖的陽光。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經曆過種種的挫折與失敗之後,心中的大門便關閉了,隻留下黑暗與陰影了。總是害怕他人會窺視到自己的秘密與傷痛,總是擔心有人會傷害到自己脆弱的心靈。於是,我們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便有了防禦之心,有了人為的高牆與不可逾越的鴻溝。

在很多時候,我們的心也曾會泛起過陣陣的漣漪,也想敞開心扉讓緊閉的心靈舒一口氣。然而當我們打開一點點小縫,卻發現別人的心依然如故,於是我們怕了,我們就退縮了。因為我們還在乎那不值一文的可憐的自尊,因為我們是自私的,我們是貪婪的,我們沒有容人的心量,心中隻有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