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夜遊汴京(修)(1 / 2)

藍珪的話不盡不實,但也可以從中看出趙構的身份在官家眼中是多麼的不受待見。自離開深宮搬到康王府後趙構整日裏哀怨憂傷,好在其母韋妃有識人之見,擇了毫無根基卻很踏實的藍珪陪伴。

理順了之前不曾經曆的事件,趙構總算定下了一顆懸著的心。

“殿下開府也有月餘了,閑暇時還是要回宮看看韋妃的。”藍珪聊了一會家常又扯到了宮內趙構的母親。

“是極。”古時重孝道,趙構雖然不太適應現如今的尷尬身份還是勉為其難地答應了藍珪的建議。主仆語盡,他揮手讓藍珪下去休息。中年人抖抖衣袖擦去圓桌上的水漬,矮著身子就要倒退出屋子。

“與康履鬥了一通很是疲乏,膳食且不要準備了,待我醒來再說。”趙構裝模作樣打著哈欠,翻身倒到雲錦榻上。

“是。”藍珪閉好了門戶,去吩咐下人、侍女不要打擾了康王清淨。

休息隻是趙構的托辭,仆役們散去的空隙他穿出屋子的後窗,幾個起落出了王府的管製範圍,獨自一人在熙熙攘攘的汴都街頭遊蕩。

拐出僻靜黝黑的小巷,絲竹管弦之調、暢懷痛飲之聲迎麵襲來。索著記憶中的零散片段和著沸沸揚揚的人潮,趙構踏上了長約十裏的馬行街。

馬行街街如其名,寶馬雕車香滿路,但流動更多的是前來消遣的文人墨客、商賈官員。遠有紅樓暖閣,近有酒肆茶館,商鋪吆喝、錦旗飄搖讓人目不暇接。

隨波逐流看似愜意卻也是要消耗體力的,趙構選定街邊一處古樸的茶樓抬腿邁步走了進去,要好二樓臨街的位置,一壺清茶一碟花生兀自吃食起來。他雖然穿著普通文人的青衫、厚底緞子鞋,從服飾上來說已經和周圍的宋朝人沒有區別了,但他鳳儀綽約兼且貌美,深得茶樓休憩少女的暗昧。

沿途盛景讓他無比惆悵,不得不感慨繁華終將變成虛幻,“汴京的命運大概隻有我清楚吧。”

“這位小哥,算一卦吧。”

趙構正對世事哀怨,冷不丁有人從後拽他衣襟,回頭看去竟是個過分幹癟消瘦的老道士。

“本王...公子不信道。”趙構打斷了老道士的侵擾,撚起一粒花生複入口中。

“不打緊,隻要貧道算得準即可。”老道士鍥而不舍,滿臉堆笑。

“哦?”這說辭有些讓少年動心,倒很想見識見識宋代神棍的威能,“難的先不要算,你且說說本公子的姓氏。”

老道士聞聽少年改變主語立刻閉目佯作算計,左手掐七右手捏八好一頓忙活才睜開眼睛,“公子姓氏獨步天下,可是一個趙字?”

“好生厲害!”趙構自認沒有露出半分破綻,竟被麵前的江湖術士一語道破,轉念一想又做不得數興許是趕巧蒙上了的,“道爺卦是很準,不知為何偏偏看上本公子呢?”

“因為公子你得罪了人。”

老道士的話再次讓趙構悸動,他青衣便服至此已沒有熟識的人,怎麼會一連被對方勘破兩個關鍵之處,心中雖有波瀾但麵目上依舊平平靜靜,微笑著問道:“何以見得?”

道士笑而不語攤開雙手,敢情是先要下卦錢。

掂量了腰間的荷包全盤扔到他的麵前,“細細分解,這些都是道爺你的了。”連穿越都能城鎮,趙構不能不信鬼神,頓時謙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