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詮釋

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所談的道德與權利一樣,都是人類自由意誌的表現。但“道德卻是在人類自由自主狀況之下,自覺自己具有正麵性關心自己及他人的福澤的義務。黑格爾因此而指稱,權利是形式性自由,道德才是具體的、具有內容的自由”。道德所表現的是正麵的義務性自由。在黑格爾看來,道德作為一種意誌,不僅是自在的,而且是自為地無限的。它是自由意誌在人內心中的實現。道德作為一種主觀意誌的法,它是一種普遍性客觀的東西。它所表現的自為地存在的自由是作為主觀性的自我規定。從主體的故意與責任、行為的意圖與福利到行為的善和良心,黑格爾的道德概念表現為一係列邏輯環節,並表現為主觀意誌、欲望與普遍意誌、欲望的吻合。

道德的主觀意誌應使善為目的並使之全部實現,其行為是善與惡、動機與效果、目的與手段的統一。“他認為,道德是自由意誌在個人內心中的實現,它把人格本身作為對象,體現為主體的自由,‘內心的權利’,別人不能過問,更無法加以強製。”在談到善時,黑格爾特別認為:“善就是作為意誌概念和特殊意誌的統一的理念;在這個統一中,抽象法、福利和認識的主觀性和外部定在的偶然性,都作為獨立自主的東西被揚棄了,但它們本質上仍然同時在其中被含蓄著和保持著。所以善就是被實現了的自由,世界的絕對最終目的。”(133)

自覺自身主體性的人類,由一己私利的主觀意誌中走出來,向關心全體人類福祉的普遍意誌轉化。在自律意識的指導下,尊重他人的自由權利,並在人類的道德行徑中不僅表現出善良動機,而且以落實在社會行為中的善事,體現出追求人類全體幸福的宗旨。

但“主體性道德的基本缺點在於,作為自主自律的道德,必須以自己的良心作為判斷善惡、好壞的基礎,而無法尋獲任何合理、可靠、通用性的方法、步驟來判定善惡。……人類主體的善動機,必須與客觀社群中的禮俗合一,形成社會倫理,這才是絕對精神在人群中充足完全的呈現”。當良心達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時,當道德意誌與社會中存在的法則、契約相整合,不僅成就具體的善,道德便轉化為倫理。

盡管黑格爾認為從語源學上來看,道德與倫理在習慣上幾乎是同義詞。特別是從以真理為名把思想彙集在一起的角度來說,它們都是獨特的法,其形態都是關於自由的規定和定在。但其實質上道德與倫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那裏,moral與ethic才有了具體明確的分辨:“將道德和倫理的概念進行區分,是黑格爾政治哲學的一個顯著特色。道德是人的內心生活,倫理則著重於人的社會關係。在黑格爾看來,人們之間的一切社會關係都不過是某種客觀倫理精神發展的環節或表現,倫理精神在對個人意識反思後超出自身而進入他者,即由主觀精神的本質的內在性過渡到其對麵(外在的客觀性),便創造出一個精神主導的世界。這個世界由法律(抽象法)、道德和倫理三個環節組成。在黑格爾看來,抽象法是客觀的,道德是主觀性,倫理則是抽象法和道德、客觀和主觀的統一,是客觀精神的最高體現。這就是說,倫理是個人權利(抽象法)和個人道德自由(道德)的‘承擔者和基礎’,隻有在倫理生活中兩者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

倫理觀念的內含

黑格爾的道德同更早的環節即形式法都是抽象的東西,隻有倫理才是它們的真理。倫理是道德的揚棄,在黑格爾看來,倫理即社會整體。在倫理階段,自由意誌既通過外物,又通過人的內心,使其倫理精神得到充分的實現。黑格爾認為:“倫理是自由的理念。它是活的善,這活的善在自我意識中具有它的知識和意誌,通過自我意識的行動而達到它的現實性;另一方麵自我意識在倫理性的存在中具有它的絕對基礎和起推動作用的目的。因此,倫理就是成為現存世界和自我意識本性的那種自由的概念。”(164)在黑格爾看來,倫理的發展也經曆了家庭、市民社會與國家的三個階段。

“主觀的善和客觀的、自在自為地存在的善的統一就是倫理,在倫理中產生了根據概念的調和。其實,如果概念是從主觀性方麵來看的一般意誌的形式,那麼倫理不僅僅是主觀的形式和意誌的自我規定,而且還是以意誌的概念即自由為內容的。”(163)黑格爾認為,僅具有主觀性環節的道德不能自為地存在。而必須以倫理為承擔和基礎。倫理是主觀性情緒的存在,又是自在存在的法的情緒的反映。它是普遍性與個體性的結合,是法與福利的結合,是義務和權利的合而為一。

黑格爾認為,倫理在個人性格的本性方麵如果得到反映,就是德。黑格爾所談論的德,對於個人表現於其應盡的義務來說,便是正直。正直是倫理對其的普遍性要求。正直的各個不同方麵都同樣可以叫做德,因為它們都同樣是個人的特質。“在現存倫理狀態中,當它的各種關係已經得到充分發展和實現的時候,真正的德隻有在非常環境中以及在那些關係的衝突中,才有地位並獲得實現。”(169)所關聯的道德學說不是一種單純的義務論。它在精神自然史的方麵,是一種以自然規定性為基礎的行為要求。“一個人做了這樣或那樣一件合乎倫理的事,還不能就說他是有德的;隻有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時,他才可以說是有德的。德毋寧應該說是一種倫理上的造詣。”(170)

從實體性出發,或者以單個人原子式的角度進行探討,在黑格爾看來,倫理作為一種普遍物,是滲透在人們生活習慣定在的靈魂中。它以現實合理性為基礎,對人的尊嚴和其特殊目的的穩定性有著直接的關聯,其個人的主觀性構成自由的基礎。“個人主觀地規定為自由的權利,隻有在個人屬於倫理性的現實時,才能得到實現,因為隻有在這種客觀性中,個人對自己自由的確信才具有真理性,也隻有在倫理中個人才實際上占有他本身的實質和他內在的普遍性。”(172)

黑格爾認為:“善和主觀意誌的這一具體同一以及兩者的真理就是倫理。”或“主觀的善和客觀的、自在自為地存在著的善的統一就是倫理”,“如果道德是從主觀性方麵來看的一般意誌的形式,那麼倫理不僅僅是主觀的形式和意誌的自我規定,而且還是以意誌的概念即自由為內容的。”(161、162)在黑格爾看來,倫理作為個人普遍行為方式的風尚,它是一種自由發展和客觀性的體係,是習慣定在的意義和現實。倫理是其概念中的意誌和單個人的意誌即主觀意誌的統一。黑格爾在區分“道德”與“倫理”的過程中,強調倫理高於道德,並以倫理性規定賦予自由以非常具體的內容。道德是主體按照善的東西參照惡的東西來規定自己,自我意識達不到精神的意識。以自由精神方麵的規律上看,還不能達到風尚的程度。而倫理共同體的成員都作為獨立自主的人來互相對待,彼此的相需相求成為聯係他們的惟一紐帶。

家庭、市民社會與國家

黑格爾將人類倫理劃分為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三個層次。“根據黑格爾的意思,從私人過渡到公共以及從公共過渡到倫理,這種過渡本身就證明了社會辯證法三個階段的正確性,這三個階段是家庭、社會和國家。”“在黑格爾看來,人們之間的一切社會關係都不過是客觀倫理精神發展的環節或表現,而這種客觀倫理精神正是調整個人生活的力量。他認為,這種調整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的精神力量有三種形式: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而國家乃是倫理精神發展的最高現實。”

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對家庭做出了如下界定:“作為心靈直接實體化的家庭,具備了愛的特質,是心靈真正感覺到與之為一體的存在。在家庭中,人類會覺得自己的絕對本質正表現為隸屬於此一整體之中的個體,因此而形成一種基本想法,人類覺得並非以獨立的個人的姿態存在於家庭之中,而是以成員的方式存在於其中。”家庭作為人類社會組織最基本的單元,是以情感和愛心為基礎的自然社會組合,它排除了權利與契約。在黑格爾看來,家庭源起於婚姻,也就是男女之間源於愛的靈肉合一的組合。

而市民社會是介乎家庭與國家之間的一個階段。當建基於血緣關係與感情之上的整體性家庭解體,而理性完整意義上的國家又未曾建立前,市民社會把一些各自擁有其目標與利益的個體性的人組合在一起。“市民社會是個人私利的戰場,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場,同樣,市民社會也是私人利益跟特殊公共事務衝突的舞台,並且是它們二者共同跟國家的最高觀點和製度衝突的舞台。”(309)“總之,黑格爾的哲學通過把‘市民社會’辨證地歸入國家的意誌之中而把人的命運納入或‘揚棄’到政治學之中。”

黑格爾的市民社會是各個成員作為獨立的單個人的聯合。它在形式普遍性的聯合中,從各個成員的需要出發,通過維護他們自身利益及公共利益的法律製度與外部秩序來保障人身和財產。“市民社會含有下列三個環節:第一,通過個人的勞動以及通過其他一切人的勞動與需要的滿足,使需要得到中介,個人得到滿足——即需要的體係。第二,包含在上列體係中的自由這一普遍物的現實性——即通過司法對所有權的保護。第三,通過警察和同業公會,來預防遺留在上列兩體係中的偶然性,並把特殊利益作為共同利益予以關懷。”(203)

黑格爾的市民社會概念是致力於普遍物的公共生活,他對市民社會的描述以人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為基礎。“市民社會是處在家庭和國家之間的差別的階段,雖然它的形成比國家晚。其實,作為差別的階段,它必須以國家為前提,而為了鞏固地存在,它也必須有一個國家作為獨立的東西在它麵前。……在市民社會中,每個人都以自身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來都是虛無。但是,如果他不同別人發生關係,他就不能達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為特殊的人達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過同他人的關係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並且在滿足他人福利的同時,滿足自己。”(197)“我既從別人那裏取得滿足的手段,我就得接受別人的意見,而同時我也不得不生產滿足別人的手段。於是彼此配合,相互聯係,一切個別的東西就這樣地成為社會的。”(207)

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最早把國家與市民社會作了明確的劃分。這一劃分也被西方思想界視為黑格爾對政治哲學的最具原創性的貢獻。黑格爾排斥了以社會契約論作為詮釋政治義務本質的基礎。而是重點強調由規範、習慣與慣例所組合而成的政治道德原則以及所構成的市民社會。它意味著先進民族迄今所達到的人類發展狀態。在這種前法律的狀態中,如霍布斯和洛克所說的公民的同意並不是政府的合法性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