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村莊的住宅包括哪些類型?住宅規劃包括哪幾個方麵?
村莊住宅包括別墅式、並列式以及院落式三種。
●別墅式:這種類型一般適合家庭人員較多,為建築麵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但這種類型住宅不利於提高土地利用率,且單體造價也較高。
●並列式:當每戶建築麵積較小,單獨修建獨立式不經濟時,可將幾戶聯在一起修建1幢房子,這種形式稱為並列式。這樣既可節約土地,還可節省室外工程設備管線,降低工程總造價。
●院落式:當每戶住宅麵積較大、房間較多又有充足的室外用地時,可采用院落式。根據基地大小,可組合成獨用式和合用院落。
住宅規劃包括住宅的平麵布置、建築朝向以及建築間距。居住區建築的平麵布置類型較多,選擇哪種類型一般要根據當地環境、風向、日照等,規劃師的設計指導思想也起著很大作用。平麵布置類型有周邊式布置(有單周邊、雙周邊、半周邊等)、行列式布置以及其他形式(有散點式布置、裏弄式布置)。
建築朝向的選擇應考慮的因素有:冬季能有適量並具有一定質量的陽光射入室內;炎熱季節盡量減少太陽直射室內和居室外牆麵;夏季有良好的通風,冬季避免冷風吹襲;充分利用地形和節約用地;照顧居住建築組合的要求。在上述因素中日照和通風是評價住宅建築室內環境質量最主要的標準。
為保證住宅室內的日照標準,一般用日照時間和日照質量來衡量。居住建築多為成排布置,考慮到前排房屋對後排房屋的遮擋,為了使住戶保證得到最低限度的日照時間,總是首先著眼於底層住戶(因為底層最先受到遮擋或遮擋的時間最長)。北半球的太陽高度角在全年中的最小值是冬至日。因此,以冬至日底層住宅室內得到的日照時間作為最低的日照標準。
住宅組群中房屋間距應滿足交通、室內光照、通風、防火、防震和各種工程管線等的要求。在一般情況下,按日照所要求的間距為最大。平地日照間距的計算公式為:
D=(H-H1)/tanh
式中:D為日照間距(米);
H為前排房屋簷口至地麵的高度(米);
H1為後排房屋的窗台至地麵的高度(米);
h為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
16村莊的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包括哪些內容?
1.村(居)委會村委會所在地設置,可附設於其他建築100~300平米
2.幼兒園、托兒所可單獨設置,也可附設於其他建築
3.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可結合公共服務中心設置不少於50平米
4.老年活動室可結合公共服務中心設置
5.衛生所、計生站可結合公共服務中心設置不少於50平米
6.健身場地可與綠地廣場結合設置
7.文化宣傳欄可與村委會、文化站、村口結合設置
8.公廁與公共建築、活動場地結合
公共服務,讓農民生活更美好!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公共資源投入,為村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信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係建設,使得農民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讓農民不用進城就能享受和城市一樣的公共服務。用水、用電、看病、出行都很方便,讓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17村莊的道路交通規劃包括哪些內容?
●布局原則:村莊道路係統應結合村莊規模、地形地貌、村莊形態、河流走向、對外交通布局及原有道路,因地製宜地確定。一般應盡可能不設外環路。
●道路等級與寬度:村莊主要道路路麵寬度4~6米;村莊次要道路路麵寬度2.5~3.5米;宅間道路路麵寬度2~2.5米;建築退讓應滿足管道鋪設、綠化及日照間距等要求。
根據村莊的不同規模和集聚程度,選擇相應的道路等級與寬度。規模較大(1500人以上)村莊可按照主要、次要、宅間道路進行布置,中小規模村莊可酌情選擇道路等級與寬度。道路組織形式與斷麵寬度要結合機動車的不同停車方式(集中布置、分散布置、占道停車)合理確定。
●道路鋪裝:村莊主要道路宜采用硬質材料為主的路麵,次要道路及宅間道路路麵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鄉土化、生態型的鋪設材料;保留和修複現狀中富有特色的石板路和青磚路等傳統街巷道路。具有曆史文化傳統的村莊道路路麵宜采用傳統建築材料。
●停車場設置:村民停車場地的布置主要考慮停車的安全、經濟和方便。農用車停車場地、多層公寓住宅停車場地宜集中布置,低層住宅停車可結合宅、院分散布置,村內道路寬度超過5米的可適當考慮部分占道停車,公共建築停車場地應結合車流集中的場所統一安排。
有特殊功能(如旅遊)村莊的停車場地布置主要考慮停車安全和減少對村民的幹擾,宜在村莊周邊集中布置。
18村莊的基礎設施規劃包括哪些內容?
村莊的基礎設施規劃包括給水工程規劃、排水工程規劃、供電工程規劃、電信工程規劃、清潔能源利用、環境衛生設施規劃。
城市基礎設施一般要求大而全,多而廣,以人為本,以方便、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為出發點。農村則由於村落稀疏,人口密度小,規劃項目及內容也和城市不同:比如郵政局的建設,村村建郵政局雖然方便了村民,但從經濟上是不科學的;又如消防站、垃圾轉運站、燃氣儲配站等,這些設施在鎮一級大部分還沒有完善,更不用說村莊了;還有一些規劃內容,城市不用設置的,但農村要設置,如對於打穀場,要規劃消防設施,村中供電要規劃電線杆等設施,缺水地區可以規劃雨水利用設施,沒有郵政局的村中需要設郵政代辦點,等等。
19什麼是給、排水工程?如何規劃?
給、排水工程是用於水供給、廢水排放和水質改善的工程。人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水。村莊給水排水工程,是村莊的主要公用基礎設施之一。通過給水工程向居民提供高質量的飲用水,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衛生水平,減少疾病,縮小城鄉差別,同時為村莊經濟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通過村莊排水工程來收集、輸送、處理和利用各種廢水,保障廣大村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保護環境免受汙染。
村莊淨水工程
村莊給水係統的供水對象一般有村莊住宅、各類公共建築等。各供水對象對水量、水質和水壓有不同的要求,概括起來可分為3種用水類型:生活用水,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它包括居住區的生活飲用水,洗衣、洗澡、衝洗廁所用水,及村莊公共建築用水;生產用水,即村莊農業、小型工業生產用水;村莊澆灑道路和綠化用水,即為了保持村莊道路清潔、村莊綠化植被正常生長所需的用水量。除了上述各項用水類型外,還有管網漏水量及未預見水量等。村莊給水係統組成一般比城市給水簡單,常由取水、淨水、輸配水三部分組成:取水工程是把所需的水量從水源取上來,一般包括取水構築物和取水泵房;淨水工程是把取上來的水經過適當的淨化和消毒處理,使水質滿足使用要求,一般包括淨化構築物及消毒設備;輸配水工程是將淨化處理後的水以一定的壓力,通過管道係統輸送到各用水點。一般包括清水泵房、調節構築物和輸配水管道。
村莊排水分為生活汙水、生產汙水、徑流的雨水和冰雪融化水等。生活汙水量可按生活用水量的75%~90%進行估算。雨水量與當地自然條件、氣候特征有關,可按鄰近城市的相應標準計算。村莊排水體製宜選擇分流製。條件不具備的小型村莊,也可選擇合流製,為保護環境,減少汙染,汙水排入係統前,采用化糞池、生活汙水淨化沼氣池等進行預處理。對現有排水係統的改造,可創造條件,逐步向分流製過渡。
20村莊電力電信工程規劃應考慮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