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與朋友相處的藝術(3)(2 / 3)

如果你發現某種關係失去了平衡,例如,你或是過分的依賴或是過分的獨立,那麼,你該怎樣做才能使兩者達到平衡呢?健康的關係需要一個強大和安全的“自我感”。當你感到在關係中過分地依賴時,這是你的自我感軟弱,你從外界尋求穩定、力量和完整的征兆。既然你不能全身心地愛你自己,那麼,你就希望其他人能填補這個空隙,而這是不現實的期望。有的人總愛說:“我不知道如果你離開我,我該怎麼辦”這樣的話,這表明他或她缺乏獨立感。實際上,其他人的愛撫並不能彌補你自己自愛的缺乏,既然你都看不起自己,不認為自己有值得別人愛的地方,那麼,你就不會完全地去接受他們的愛。因此,在依賴的關係中是沒有安全感的,處於這種關係的人常常愛問:“你真的愛我嗎?你能再說一遍嗎?你能對我證明這一點嗎?”但是,在依賴的關係中,你越渴望和急迫,對方就可能離你的期望越遠。克服依賴思想要在自愛和自尊的基礎上,從培養你強有力的自我感做起。

有趣的是,在人際關係中,過分的獨立來自於與過分的依賴一樣的人格動力,即軟弱的自我感,缺乏足夠的自愛和自尊。因為這種內心的脆弱和較低的自尊使你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而要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必須有不怕被排斥和受傷害的勇氣。過分的獨立常常會逃避親密,因為他們害怕情感的親密有朝一日會被冷酷的分離所取代。克服這種由過分獨立而引起的疏遠的辦法,與對待過分依賴的辦法完全一樣:培養你強大的充滿活力的自我感,因為這種自我感是建立在自愛和自尊的基礎之上的。

82.遠離與朋友交往的十大誤區

許多人交友處世常常涉入這樣的誤區:好朋友之間無須講究客套。他們認為,好朋友彼此熟悉了解,親密信賴,如兄如弟,財物不分,有福共享,講究客套太拘束也太見外了。其實,他們沒有意識到,朋友關係的存續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的,容不得半點強求、幹涉和控製。彼此之間,情趣相投、脾氣對味則合、則交,反之,則離、則絕。朋友之間再熟悉,再親密,也不能隨便過頭,不講客套,這樣,默契和平衡將被打破,友好關係將不複存在。因此,對好朋友也要客氣有禮,可以不強調自己的“麵子”,但不可以不給朋友麵子。

和諧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為紐帶,這種感情不是矯揉造作的,而是真誠的自然流露。當然,我們說好朋友之間講究客套,並不是說在一切情況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繁瑣的禮儀,而是強調好友之間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對方的禁區。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間過於隨便,就容易侵入這片禁區,從而引起隔閡衝突。譬如,不問對方是否空閑、願意與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對方已有安排的寶貴時間,一坐下來就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全然沒有意識到對方的難處與不便;一意追問對方深藏心底的不願啟齒的秘密,一味探聽對方秘而不宣的私事;忘記了“人親財不親”的古訓,忽視朋友是感情一體而不是經濟一體的事實,花錢不記你我,用物不分彼此,凡此等等,都是不尊重朋友,侵犯、幹涉他人私生活,朋友會感到你粗魯庸俗。也許你和一般人相處會以理性自約,但與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畫腳,或信口雌黃、海闊天空,或在朋友言語時肆意打斷,譏諷嘲弄,或顧盼東西,心不在焉,也許這是你自然流露,但朋友會覺得你有失體麵,沒有風度和修養,自然對你產生一種厭惡輕蔑之感,改變了對你的原來印象。所以,在朋友麵前應自然而不失自重,熱烈而不失態,做到有分寸,有節製。

(4)隨便反悔,不守約定,使朋友對你感到不可信賴。你也許不那麼看重朋友問的某些約定,對於朋友們的活動總是姍姍來遲,對於朋友之求當時爽快應承,過後又中途變卦。也許你真有事情耽誤了一次約好的聚會或沒完成朋友相托之事,也許你事後輕描淡寫解釋一二,認為朋友間應當相互諒解寬容,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孰不知朋友們會因你失約而心急火燎,掃興而去。雖然他們當麵不會指責,但必定會認為你在玩弄朋友的友情,是在逢場作戲,是反複無常、不可信賴之輩。所以,對朋友之約或之托,一定要慎重對待,遵時守約,要一諾千金,切不可言而失信。

(5)乘人不備,強行索求,使朋友認為你太無理、霸道。當你有事需求人時,朋友當然是第一人選,可你事先不作通知,臨時登門提出所求,或不顧朋友是否情願,強行拉他與你同去參加某項活動,這都會使朋友感到左右為難。他如果已有活動安排不便改變就更難堪。對你所求,若答應則打亂自己的計劃,若拒絕又在情麵上過意不去。或許他表麵樂意而為,但心中卻有幾分不快,認為你太霸道,不講道理。所以,你對朋友有求時,必須事先告知,采取商量口吻講話,盡量在朋友無事或情願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時要記住:人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