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關係:關係的雙方都願意承擔各自的責任,並珍視他人的自由。責任是自由邏輯的結果,雖然人們珍視他們個人的自由,但當事情沒有按照原先的計劃發展時,他們傾向於逃避責任。請思考這樣的處境:你正與許多同事合作完成一項重要的工程,當客戶提出你們研究小組的工作不符合要求時,高級主管想知道誰應該為這件事負責。依你在其中的處境來說,你該說什麼呢?或假定你是一個快要過生日的孩子的家長,你答應孩子要買一場特殊音樂會的門票,但是,你延誤了時間,當你趕去買票時,票已經售完。你會給孩子作怎樣的解釋呢?如果你發現你自己在這些情況下,本能地試圖減小你個人的責任(擴大他人的責任),那麼,這並不奇怪,通常人們都會這樣去做。但是,健康的人際關係應建立在願意承擔責任而不是逃避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完全承認你的責任,他人就會被你的道德人格所折服,從而激勵他們也為自己的行動承擔責任。然而,如果你經常為你的錯誤和失敗逃避責任,那麼,你與他人的關係就不會存在信任和善意,你的道德人格就難以得到發展。
承擔責任意味著促進自由,追求個人的自由是一件很自然和正當的事情。但是,為了建立與他人健康的關係,促進和尊重他們的自由也是同樣重要的。例如,假定你絕對確信你知道怎樣做對某人最有利——你的孩子應該選擇某所大學,或你的戀人應該同意與你結婚。如果為了使他們作出“正確的”決定,你很巧妙地操縱了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你這樣做是正當的嗎?從長遠來看,這樣與對方作對,或許對於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最有利的。健康的關係重視他人自己作決策的自主權,而不能把我們的意誌強加於他人。一旦他們發現你在試圖對他們施壓,或在操縱他們,你與他人之間關係得以建立的基礎——互相信任——就會受到損害。
解決問題
每個人的生活中必然要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同樣,在人際關係中也會遇到大量的問題,因而關鍵是你應該如何處理必然要遇到的問題,即對待問題應抱何種態度。有的人看見問題就感到恐懼和厭惡,被問題所嚇倒,使人際關係受到破壞。有的人則用批判思考者的自信來對待問題,把問題看成是澄清事實,改善與他人關係的機會。尼采曾經說過:“未被逆境摧垮的人會變得更堅強。”這句話也能用來說明人際之間的關係。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最強大和最有活力的關係是那些經過考驗,戰勝逆境,患難與共的關係,而最脆弱的關係則是那些未經過考驗的關係。因此,在後者這樣的關係中,人們很難具備處理問題的技能和自信,所以一遭挫折,雙方的關係就出現裂痕甚至中斷也就不足為奇了。隻有不斷地努力去解決或大或小的問題,才能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自信,才能與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
例如,在任何一種人際關係中,都要涉及解決問題這個環節。如在家庭關係中,有的問題是容易解決的:電視壞了,冰箱裏沒有儲存的食品了;你倆應邀參加一個你們都不想去的婚禮。有的問題則較嚴重:你或你的配偶在另外一個城市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你不同意對你的孩子灌輸那種宗教信仰。有的問題則是致命的,它們對雙方之間的關係能造成嚴重的損害,直接威脅到你與對方關係的存亡:你和你的配偶之間沒有了愛;你們倆隻有一個人想要孩子;你與配偶之間經常互相謾罵、動手動腳。
雖然並非所有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但是,通過采取步驟(4):“破解生活難題的能力”中所敘述的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有可能明確地找到問題的症結,提出許多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對它們進行評價,得出明智的結論,並用決心和靈活性去實施你的方案。
處理好依賴和獨立的關係
健康的人際關係能把依賴和獨立調整到最佳的平衡狀態,當這個平衡被打破時,即有的人依賴性太強或過分獨立時,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你的生活中,你可能經曆過這種失衡的情況。在有的關係中,你可能對對方有很大的依賴性,而對方卻較獨立;而在另外的關係中,你可能感到對方不能很好地盡責,過分依賴你。
在你的生活中,你可能對不同的人扮演著這兩種角色,有時候,你並不是故意這樣去做,完全是一種自發的行為。例如,你可能在情感上非常依賴你的父母,但是,在與朋友的關係中,你則較為獨立。或者在工作中,你可能發現你自己事事要征得老板的同意,過分依賴上司的指導,但是,在與戀人的相處過程中則能做到獨立。此外,在相同的關係中,也可能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有時較為獨立,有時則表現出較多的依賴性。例如,在你的戀愛關係中,一開始可能較為獨立,但是,隨著關係的發展,你變得越來越依賴對方,最終無法控製你的情感。或者你與他人的友誼最初可能表現為你過分地依靠這種友誼以滿足自己的許多需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逐漸地成為較獨立的角色。獨立和依賴在人際關係的雙方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角色,它反映了雙方關係發展的不同階段。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尤其如此,因為在親子關係中不同的生活階段,依賴和獨立是常常互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