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是一朵無憂花,煩擾近不得
盧梭有一句名言:“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在此,他指出了美德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去漫遊世界,十年間,他們遊曆了所有的國家,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回來了,個個滿腹經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下來,對他的學生說:“十年遊曆,你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後一課吧!”
弟子們圍著哲學家坐了下來,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麼地方?”弟子們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裏。”哲學家又問:“曠野裏長著什麼?”弟子們說:“曠野裏長滿雜草。”
哲學家說:“對,曠野裏長滿雜草,現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問的竟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
一個弟子首先開口說:“老師,隻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
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一種辦法。”哲學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個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第四個弟子說:“斬草除根,隻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裏了,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後再來相聚。”
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美德是一杯香茗,是一杯美酒,是一朵芳香四溢的鮮花。美德可以讓心靈擺脫痛苦,心靈被美德所占據,煩惱、紛爭等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欲望便會枯萎。快樂是美德所結出的碩果,擁有美德,便擁有快樂。
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美德,諸如: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安貧樂道等等。助人為樂者,予人樂也予己樂,幫助困難中的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過後看著別人那掛滿笑容臉,自己心裏何嚐不是欣慰的很呢?拾金不昧者也是快樂的,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如果占為己有,則會整天提心吊膽,總擔心被別人認出來或是東窗事發,而這種私欲,要以長期甚至是終生忍受心靈的折磨為代價。相反,如果能拾金不昧,則會皆大歡喜。總之,隻有擁有美德才能煩惱無法接近,才能有一顆快樂的心。
蘇東坡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卑院乞兒。眼前見得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美德是心靈的健康劑,它讓人有一顆平常心,有一顆愛心。擁有了美德,我們便不會與人爭名奪利,憑空與人起紛爭,便不會為一絲小利而煩惱。美德本身就是報酬,它能給人們帶來最高尚而真實的快樂,在美德的磨刀石上,我們愛心的刀刃會更加鋒利。
在講求效率和功利的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在自己的心靈中為美德留下一片空間,讓美德幫我們清除心靈的垃圾。不能物質生活豐富了,而心靈卻貧乏了。
★打開你的心靈之窗,讓生命綻放
生而為人,就需要麵對自然界的無窮變化,諸如山崩地裂、狂風暴雨、酷寒炙熱……等。而生活在這個時代裏,更需接受科學及為滿足物欲需求,對生存環境的破壞所帶來的惡果。例如:各種劇烈病痛的產生、河水土壤的汙染、動物植物的滅絕……等,這些現象在在處處都影響著我們人類的生命及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