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初,西京學院在校生達到27000人,2003年初,在校生突破30000人,已勝券在握。人們異口同聲地說:位於西部的陝西,經濟和其他方麵也許還處於全國後進行列,但陝西的科技教育不落後,尤其是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無可爭議地位居全國最前列,為培養大批人才、帶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門路、穩定社會局麵、積累教育資產作出了突出貢獻。
三、嚴格管理,培養優良學風和校風
(一)培養優良學風
對於當代大學生,要不要嚴格管理,起初意見分歧很大。一種觀點認為,培養大學生主要是要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和獨立工作的能力,過分嚴格要求,像管幼兒和小學生那樣“抬頭挺胸手背後”,就會泯滅青年人獨立思考的天性和創造精神。另一種觀點卻認為民辦大學招收的都是落榜生,文化基礎本來就差,其中有些在中學又沒有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有的還屬於中小學校的“調皮搗蛋”學生,弄不好“一隻老鼠壞一鍋湯”,主張嚴管。
一切從實際出發,還得征求許多家長的意見,又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教訓,兩種觀點趨於統一:管,不但要管,而且要大膽地管,嚴格地管。家長花著血汗錢,把子女千裏送來為的什麼?為的是讓孩子學到知識,培養成有用人才。為達此目的,就必須有良好的秩序,優良的學風、教風、考風和校風,否則就是誤人子弟。
教學始終是學校的第一要務,是學校永恒的主題,狠抓秩序,抓學風、校風的培育,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和基礎。
入學第一課,便是紀律教育,學習《西京學院學生守則》、《學生獎懲條例》、《宿舍管理製度》、《考勤請假製度》、《違紀處理條例》以及《先進班集體、文明宿舍、優秀學生幹部評選條例》等一係列規章製度。
入學半個月嚴格的軍事化訓練,更使每個新生終身難忘。在解放軍官兵跟班帶領下,同學們有時頭頂烈日,有時冒著風雨,摸爬滾打,嚴格操練。他們貼出“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決心書。”
學校有一支責任心強、素質高的輔導員隊伍,他們和學生打成一片,24小時全時段、全方位地管理和服務,他們像嚴父、慈母,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
對學生從嚴要求是一種愛,對他們百般嗬護,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更是一種直接的愛。隻有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學生才能向你交心,你也才能教育他們,引導他們。
西京學院的辦學宗旨是“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學校一切工作都以學生為中心,替學生著想,為學生服務。每年學生入學前,學校的行政後勤部門的職工暑假不休息,早早就把新生的住宿、就餐、保健醫療及日常生活用品準備得停停當當,安排得妥妥帖帖,讓學生一踏進校門就像回到家一樣溫暖舒適。1998年冬天,男生公寓一時來不及裝暖氣,學校免費發給學生毛毯650多條,低價售給學生棉大衣、防寒服700多件。2000年蓋起12排進口大板房,包括校長在內的所有行政辦公室全搬進去,騰出房來讓學生住。有部分男同學不得不住在大板房裏,學校為這些宿舍鋪了隔潮地毯,安裝了空調。南校區竣工後,任校長首先想到生活設施要跟上去:郵局、銀行、理發店、洗澡堂一應配套設施必須在學生報名之日同時開業,從火車站經市中心直達學校的專線公交車也須在開學之日通車……
西京學院2000年6月成立了黨委,目前已組織了多期黨課學習,全校申請入黨的師生有2000多人,光榮入黨的新黨員已達300多人。各個班都建立了團支部和班委會,團幹部熱情高、幹勁大,成為輔導員的得力助手。一個紀律嚴明、學習空氣濃厚、團結進取、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院(係)風、校風正在形成。
(二)養成良好教風
抓好教學是高校永恒的主題,名師出高徒,師資力量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學校的實際水平、潛在能力、發展前途,甚至決定一個學校的內在凝聚力、感召力和對外的影響力。
西京學院所在的古都西安不僅有幾千年的輝煌曆史,有豐富的文化積澱,而且是中國當代教育事業的重要基地,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名校林立,師資力量雄厚。隨著社會安定,人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60歲退休的專家教授正是知識淵博、身體健壯、精力充沛的時期。這正是西安發展民辦教育得天獨厚的人才資源。西京學院以優厚的待遇聘請來這批專家教授到學校。教授、副教授占了全部教師的70%。他們中有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者;他們中有的“著作等身”,有的科研成果累累,多次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常務副校長楊文漢是碩士生導師,著名經濟學家。原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胡義成,著名古典文學專家王纘書,著名作家徐嶽、成宗田也都先後加盟。一時間,西京學院群賢畢至,聲名大振。
與此同時,學校逐步引進了一些素質好,有一定教學水平的基礎課、專業課骨幹教師;有計劃地調進一批基礎條件好,有一定發展前途的碩士研究生和大學本科畢業生;製訂青年教師培訓計劃,加強對他們的培訓、考核、使用和管理,盡快使他們成長起來;製訂了教師教學質量評估辦法和獎勵辦法,定期考核,獎優罰劣。對不稱職的教師堅決辭退,幾年下來,他們先後辭退了20多名教師。
由於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一支素質高、教學好、結構合理、具有相當教學和科研能力、相對穩定的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形成了。
人才有了,還有個管理問題。教師工資構成是:“基本工資+獎金”,教師的獎金就是課時費,而且死工資少,活工資多。學校鼓勵多代課、代好課。國考通過率高的,對代課教師實行重獎;對那些學生有意見的教師,先警告促其改正,如不行就換掉。個別教師不適應民辦學校這套辦法,有人勸他們:改變自己的觀念,跟上時代步伐,民辦大學與公辦的區別就在於她是以學生為核心,而不是以教師為核心。不了解這一點,你的心態就不可能平衡,遲早要被淘汰!
(三)管理好管理者
照常規講,27000名學生的大學,管理機構的人一定不會少。然而,恰恰相反,西京學院上層管理人員很少。財經學院是西京學院的“龍頭老大”,有6000多學生,光南校就10個專業90個班,4300多名學生,而行政管理人員隻有十幾人。院長李誌慈是個老教育工作者,身先士卒,始終泡在第一線,和輔導員在一起,和學生在一起,了解他們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職業學院全是統招生,南校13個專業39個班,1850人,有26個少數民族學生,除英語之外還有日語、俄語兩個小語種。由於種種原因,新生報到持續兩個多月,晚來的和先到的差幾百節課時,有的名額錄取了,人沒來;有的人來報名了,後來分數不夠又沒錄上;還有一些學生欠費……困難錯綜複雜,工作千頭萬緒。院長胡四海在高校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舉重若輕,紮紮實實地解決問題,狠抓學風和院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