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提升職場自控力第五步:學會對結果負責(1)(2 / 3)

2.用結果證明實力

在當今的職場,要想脫穎而出、身居高位,必須靠拿得出、看得見的工作結果。職場中,加薪晉職,不是靠資曆,不是靠關係,更不是靠拍馬溜須,真正靠得住的是真本事,是業績,是我們在工作中取得的實際成績。老板欣賞那些負責任同時能創造出更多價值的人。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在合理的時間內創造出最佳的工作結果。

卡羅·道恩斯原來是一名普通的銀行職員,後來受聘於一家汽車公司。工作了6個月之後,他想試試是否有提升的機會,於是直接寫信向老板杜蘭特毛遂自薦。老板給他的答複是:“任命你負責監督新廠機器設備的安裝工作,但不保證加薪。”

道恩斯沒有受過任何工程方麵的訓練,根本看不懂圖紙。但是,他不願意放棄任何機會。於是,他發揮自己的領導才能,自己花錢找到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了安裝工作,並且提前了一個星期。結果,他不僅獲得了提升,薪水也增加了10倍。

“我知道你看不懂圖紙,”老板後來對他說,“如果你隨便找一個理由推掉這項工作,我可能會讓你走。現在你用結果證明了你的才能,希望你可以繼續創造更多業績。”

在現實中,有的人隻渴望得到認可,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需要用事實說話,用自己的成績和工作的結果來證明自己。俗話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要有所作為,須從本職工作著手,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如果老在那裏空談,嫌這個單位不理想,那個崗位不順心,不幹實事,頻繁“跳槽”,最終將一事無成。

美國一位成功學家曾經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很多年前,有一個人正要把一塊木板釘在樹上當擱板,賈金斯便走過去管閑事,說要幫他一把。他說:“你應該先把木板頭子鋸掉再釘上去。”於是,他找來鋸子,結果沒鋸幾下又撒手了,說要把鋸子磨快些。

於是他又去找銼刀。接著又發現必須先在銼刀上安一個順手的手柄。於是,他又去灌木叢中尋找小樹,可砍樹又得先磨快斧頭。磨快斧頭需將磨石固定好,這又免不了要製作支撐磨石的木條。製作木條少不了木匠用的長凳,可這沒有一套齊全的工具是不行的。於是,賈金斯到村裏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從上麵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賈金斯雖然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績,但是,最終卻因為沒有拿出好的結果讓大家認同,不得不以失敗告終。

在中國,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叫做紙上談兵。趙括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然而趙奢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等到趙括將要起程的時候,他母親上書給趙王說:“不可以讓趙括做將軍。”

趙括代替廉頗(擔任抗秦大將)後,更改了原有的全部紀律和規定,撤換並重新安排軍官。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件事後,便出動變化莫測的軍隊,佯裝失敗,卻斷絕他的糧道,分段兩軍,趙軍士卒大亂。四十多天後,軍隊士兵饑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鬥。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於是幾十萬兵士投降秦國,秦軍把他們全部活埋了。

所謂“實力”,是指有才華、有能力,在工作中表現出色,能夠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作為一名員工,為公司賺錢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發展,並擁有一份可觀的薪水,就必須牢記,為公司賺錢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人才是自己想辦法為企業創造財富的人。哪怕你是技術、能力最強的一個,但這並不表示你是最值錢的。隻有那些有長遠目標,有想法有創意,能為公司賺到錢的人才是最棒的。

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曾經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東京帝國大學的畢業生,在索尼公司一直非常受歡迎。有個叫大賀典雄的帝國大學高才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青年。他加入索尼公司之後,年輕氣盛、直言不諱,還曾多次與盛田昭夫爭論。但盛田昭夫喜歡這個敢於獨立思考的年輕人,非常器重他。

可不久,卻發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盛田昭夫居然把大賀典雄下放到了生產一線,給一位普通工人當學徒。這讓很多員工迷惑不解,他們猜測,他一定是因為某次說話過於直接,得罪了盛田昭夫。還有人為大賀典雄感到不平,但大賀典雄對此隻是淡淡一笑,踏踏實實地當他的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