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勞動分工受到市場範圍的限製(2 / 2)

根據最可靠的記載,最先開化的國家就是那些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地中海是世界聞名的最大的內陸海,沒有潮汐,因而除了大風引起的風浪以外沒有任何波濤,水麵一平如鏡,島嶼眾多,又與鄰近的海岸貼近,所以,極其有利於世界最初的航運事業;那時由於不知道有指南針,人們不敢離開海岸太遠,以致看不見它,又由於造船技術還不高明,人們不敢置身於大洋的驚濤駭浪之中。越過海克力斯之柱,即航過直布羅陀海峽,在古代被長期看做是最不可思議的、最危險的航行偉業。就連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這些古代的最優秀的航海家和造船家,也是在很晚才敢於去嚐試,而在長時期內他們是唯一的敢於嚐試的國家。

在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國家中,埃及似乎是頭一個在農業和製造業兩方麵都得到了重大的開發和改進的國家。上埃及從尼羅河展開不過數英裏,那條大河在下埃及分成許多的支流,稍稍借助於技術,它們不但在所有的大城市之間,而且在所有的大村莊之間,甚至在農村的許多農舍之間,似乎都提供了水運的方便,差不多完全像現今的萊茵河和麥斯河在荷蘭那樣。這項內地航運的範圍和便利,或許是埃及早期得到改進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東印度的孟加拉各省,以及在中國東部的某些省份,農業和製造業的改進似乎也具有非常古老的曆史;雖然其古老的程度,沒有得到我們住在世界這一方的人所確信的曆史權威的實證。在孟加拉,恒河以及其他幾條巨大河流形成了大量的可以航行的河道,也像尼羅河在埃及那樣。在中國東部各省,也有幾條大河,通過它們的各個支流,形成了一個河道網,彼此交叉,為內陸航行提供了比尼羅河或恒河、甚至比兩者加在一起更為廣泛的領域。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古代的埃及人、印度人還是中國人,都不鼓勵對外國的貿易,似乎全都從內陸航運獲得了巨大的富裕。

所有的非洲內陸,在黑海和裏海北麵所有遙遠的亞洲地區,古塞西亞,即現代的韃靼和西伯利亞,還有巴伐利亞、奧地利和匈牙利,在世界上所有的年代中似乎都處於某種野蠻的、不開化的狀況,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它們那樣。韃靼海是不能航行的冰凍海洋,雖然有些世界巨河流經韃靼,它們卻彼此相距太遠,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無法從事商業和交通。在非洲,沒有任何這樣的巨大內海或港灣,像歐洲的波羅的海和亞得裏亞海,歐亞兩洲的地中海和黑海,以及亞洲的阿拉伯、波斯、印度、孟加拉和暹羅的海灣,可以將海運帶到大陸的內地,而非洲的各大河流又彼此相距太遠,不能引起任何大量的內陸航運。一條河流並不分成許多支流,而又在入海以前流經另一個國家,那它兩岸的商業就決不可能很大,因為那些國家總有力量阻止上遊國與海岸之間的交通。多瑙河的航行對於巴伐利亞、奧地利和匈牙利各國沒有巨大用處,如果它們中間任何一國獨占該河注入黑海以前的整個流域,情況就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