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接著說:“我也不讚成裴寂的意見,我們應該乘勝進軍關中,長安一打下,河東城內的隋軍鬥誌更加低落,屈突通再有能耐也沒有用了。”
劉文靜建議道:“大軍乘勝西進,是大方向,自然是上策。若是對屈突通不放心,擔心他攻襲我軍背後,就留下一支人馬,鉗製住他,將他困在河東城內。”
殷開山也說道:“攻取關中,占領長安是目的,是大局。派一支軍隊鉗製屈突通,防止他援助長安,是有備無患。劉文靜的建議可取。”
李淵聽了,心中已有數:裴寂的意見保守,有點怯戰;李世民的見解大膽,有謀略,但是,多少有點冒險。
權衡之下,李淵認為劉文靜的建議比較全麵,便決定把大軍分作兩路,留下一支軍隊對河東攻而不取以牽製屈突通;自己親領大軍主力,西進關中,去攻打長安。想好之後,李淵立刻下達命令,派遣裴寂率七千人馬留在河東城下,以阻止屈突通西援長安,自己則親率大軍渡過黃河向長安進軍。
公元六一七年九月中旬,李淵從太原起兵,打進了關中,不過二十多天,軍隊已從三萬人擴充到十萬人以上,真是進展神速,軍隊壯大之快,自古少見。
關中雖然是隋煬帝的國都所在地,但由於這昏君一係列倒行逆施的政策所致,反隋力量比比皆是,地方官吏與廣犬百姓早已對朝廷失去信心,迫切希望李淵進行改朝換代,推翻暴君統治。
一踏上關中大地,李淵就高興地發現隋王朝已經到了土崩瓦解的時刻,改朝換代已成必然之勢了。
這時,李淵不由暗自想道:這秦地山川,自古就是帝王之都,秦漢憑借以成帝業。他也暗自慶幸自己選擇了這條起兵反隋的道路,更為選擇了奪取關中的戰略方針而興奮。
李淵正沉浸在喜悅的氛圍裏,忽聽有人喊道:“馮翊太守蕭造前來請降!”
李淵連忙出來接見這個文人太守蕭造,對他撫慰道:“我不難為你,你還在馮翊郡當太守吧!不過,一定要關心百姓疾苦,不能隻圖個人享樂。”
蕭造再三表示謝恩,說道:“唐公寬厚仁慈,大興義兵,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這是王者之師,仁義之師,正是萬民歸心,天下一統的征兆!”
李淵聽了,自然高興,正要說話時,兵士又來報告:“華陰縣令李孝常派人來獻永豐倉……”
蕭造也很知趣,急忙辭行,並對李淵說道:“我已備下牛、羊等禮物,明日送來犒賞三軍!”
李淵笑著點頭,說:“多謝你的美意了。”
那永豐倉監管人李孝常,是華陰縣令,因病未能前來,派他的妹夫竇軔前來請求歸順,李淵自然高興,立即派長子李建成、劉文靜、王長諧、薑寶誼、竇琮等率領三萬軍隊,駐紮在永豐倉,把守潼關,防止屈突通進軍關中救援長安。
李淵又派李世民、劉弘基、長孫順德、楊毛等人,帶領三萬人馬,沿著高陵道,去攻打洛陽、雲陽、武功、周至、戶縣等,為攻打長安掃清障礙。
此時,李淵進至隋朝皇帝的朝邑,住進長春官。
關中士民成群結隊地來投唐軍,每天達數千人,李淵派遣專人接待,負責將他們編入軍中,在這期間,李淵也不放鬆任何機會搜羅人才,凡是有才有識的豪傑之士,他都開誠相見,熱情歡迎,讓他們加入自己的隊伍。
當時,有幾位著名人物,冠氏縣長於誌寧、安養尉顏師古,以及李世民的妻兄長孫無忌等,都受到李淵盛情款待,並隨才擢用,任命於誌寧為銀青光祿大夫,顏師古為朝散大夫,長孫無忌為渭北道行軍典簽。
這一天夜裏,李淵在長春宮的龍床上躺著,身旁有年輕貌美的宮妃陪著,不一會兒便進入了夢鄉。
李世民與劉弘基、長孫順德等率領大軍出征,在徑陽與胡人劉鷂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相遇。李世民派人去向劉鷂子勸降,遭到拒絕。當天夜裏,劉鷂子帶著他的隊伍來偷襲時,因人數太少,反被唐軍包圍,劉鷂子在突圍中死於亂軍之中,起義隊伍悉數投降了唐軍。
接著,李世民又帶領大軍來到戶縣、周至地區,意外地遇到了李神通、平陽公主率領的軍隊。
李神通是李淵的從弟(堂兄弟),他的父親,即李淵的叔父李亮,在隋文帝執政時做過海州的刺史。
李亮死後,李神通沒有承襲父爵,一直住在長安的家中。武將家庭出身的李神通,自小愛武,但是苦於沒有名師指點,十六歲的時候,他獨自一人背了個小包袱東去中原,決心去尋師學藝。
一天,李神通走到河北與河南交界處的一座山上,天都快黑了,忽然發現一個年輕姑娘騎著毛驢迎麵走來。這姑娘名叫二鳳,看他一人,就好心將他帶回了家,到了家中,正襟危坐著一個老太婆,年紀雖大,身體卻硬朗得很,她那根鐵拐杖,據說有八十八斤八兩重,在她手中拿著,如同拿一根竹棍似的,足見她的功夫之深了。於是,李神通當即拜師學藝。
到了第四年,李神通二十歲,二鳳也十九歲了。老太婆在一天早飯後對他說:“你在我家已經四年了,功夫也學了不少,也該出師了。不過,二鳳和你有夫妻之緣,今天是良辰吉日,你帶著她回長安老家去吧!”
說完,指著身邊桌子上的一小包銀子,對他說:“這是替你們準備的路費,馬上就上路吧!”
事情雖然來得突然,李神通與二鳳都很滿意,便收拾一下隨身衣物,拜別了老太婆,就要上路了。
大鳳也要改嫁,據說是招贅來家。分手時,她淚水橫流,眼巴巴地望著李神通,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小夫妻倆回到長安,二鳳的美貌轟動了一條街。每天來道賀的人川流不息。
那些道賀的,有許多不甚莊重的人,想乘機進行調戲。
一次,一個來客見到二鳳,頓生邪念,用手去捏她的腰。二鳳起初裝作毫無所知,等那人的手剛伸到腰間,立即將手腕一挾,疼得那人大聲求饒,倒在地上,麵無人色。從此,半個長安城都知道二風的厲害。
李神通與二鳳夫妻倆都有武功,長安城裏一些有武功和想學武的人,蜂擁而來,一時門庭若市。
在這期間,他們結識了長安大俠史萬寶以河東來的俠士裴勳、柳崇禮,四人結成兄弟,彼此視為知己。
李淵在太原起兵以後,主管長安城的衛文升,一麵派屈突通、宋老生帶兵去河東阻攔李淵的軍隊入關,一麵在長安城裏搜尋李淵家的親屬,企圖以李淵的親屬做人質,強迫李淵放棄反抗隋朝。
李神通一得到消息,急忙與二鳳收拾行裝,逃進陝西戶縣的終南山中住下,不久,長安大俠史萬寶,俠士裴勳、柳崇禮三人,又邀約了一些年輕人,一路尾隨著,也來到終南山裏,與李神通夫妻會合。
李神通說道:“亂世為王,有軍隊才不吃虧,我們幾人總不能這樣躲躲藏藏的,也挑起反隋旗號,建起一支隊伍,在關內響應李淵大哥的號召吧!”
長安大俠說道:“是應該起兵響應,聽說唐軍正在攻打霍邑城,一旦唐軍進入關中,我們也不能空著兩手去歡迎啊!”
二鳳建議道:“這山裏的村寨中,住滿了逃來的難民,誰不痛恨楊廣?去那裏一號召,馬上就能組織一支上千人的隊伍,不過,得有一個目標吸引他們才行!”
柳崇禮說:“我有一計,這終南山下的鬆林鎮上有一姓黃的大戶,家中十分富裕,我有一個朋友名叫令孤德棻,在黃家做塾師,請他做內應,咱們也來個打家劫舍,開倉放糧,還愁建不成一支隊伍?”
二鳳一聽,拍手笑道:“好計策,好計策!開倉放糧,這是組建義軍最有吸引力的辦法!”
史萬寶看著李神通問道:“幹吧,李大哥!此時再不動手,還等何時?”
李神通騰地一下站起來,把胸脯一挺,說:“好吧,請崇禮兄弟先去鬆林鎮黃家聯係……”
他拉過柳崇禮、史萬寶等小聲說了一會兒,便分頭準備起來。到了深夜三更多天,令孤德棻與柳崇禮悄悄打開黃家大門,李神通、史萬寶胸藏利刃,隨著令孤德棻直奔黃家戶主黃萬山的住室,將他從被窩裏拉了出來,嚇得這位財主抖作一團。
史萬寶把大刀在黃萬山眼前一晃,指著李神通對他說:“他是太原府留守李淵的弟弟,前來向你借十萬擔糧食,你答應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