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秦州成為薛舉的都城。
薛舉從金城到隴右,再到秦州,勢力逐漸由西向東發展,意圖很明顯,他是要向關中進軍。
到秦州後,薛舉立即召集部下開會說:“我們從金城來到秦州,有的將士認為秦州很繁華,比金城各方麵都好。諸位哪裏知道,關中的長安更繁華,那才是花花世界呢!”
將士們一聽,都瞪大了眼睛,薛仁果問道:“父皇!關中的長安比秦州大嗎?”
薛舉笑道:“要說長安有多大,依我看,它比十個秦州還要大!”
那些在座的將士全都聽得目瞪口呆,義興王宗羅喉說:“我沒有去過長安,隻是聽說在兩三千年前長安城就是都城,前後總有十幾個朝代在那裏建立王朝,那裏的人富得很,身上穿的全是綾羅綢緞,而且渾身戴滿了各種金銀首飾,走起路來發出丁丁當當的響聲。”
薛仁果說:“父皇!你老人家去過長安,果真有那麼富嗎?”
薛舉說:“長安是古都了,自然是富得很,好玩的地方也多,若能打進關中,把長安當作都城,諸位都能終生享受榮華富貴了!”
聽到這話,將士們立刻紛紛議論起來,都主張發兵打進關中去,可以大肆掠奪一番。
被薛舉封為衛尉卿的郝瑗說:“據我所知,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淵父子已經攻占了長安,並且扶立代王楊侑為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了。”
薛仁果說:“管他是誰占領長安,憑借我們這十三萬大軍,準能打敗他,請父皇趕快發兵吧!”
宗羅喉說:“從秦州到長安,中間還有很大的扶風郡隔著呢!隻有先占領扶風郡,才能進軍長安。”
郝瑗說:“從秦州到長安,不隻是隔著一個扶風郡,在扶風以西還有唐弼、李弘芝占據的隴縣,這兩個人的勢力也很強大,據說有十多萬兵馬呢!”
薛仁果又說道:“那又有什麼了不起?隻要父皇給我兩萬騎兵,我一定可以踏平隴縣,攻占扶風,打進關中去!說一句老實話,那些隋朝的軍隊,一見了我們的騎兵,不是投降,就是逃跑,不經一打呢!”
黃門侍郎褚亮說:“太子殿下,那李淵父子可不是好惹的,他們打仗善用謀略,往往是出奇製勝,從不跟對手硬打死拚,像當年的孫武子那樣。”
薛仁果把眼一瞪說:“別替你們中原人吹噓了!憑借我們騎兵的優勢,不出三兩個月,我就可以踏平關中,進軍中原了。”
薛舉見兒子越說越離譜,急忙製止道:“別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打仗不能輕敵,以前我那師父賈布拉曾說過:‘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這可是一句實話。”
宗羅喉建議道:“想攻占隴縣不難,咱們的上將軍鍾利俗與唐弼可是拜把子兄弟呢!”
薛舉聽後,見鍾利俗未在,說:“今日開會議事,鍾將軍為何沒來?”
宗羅喉笑道:“他新得佳偶,隻顧在府裏親熱呢!”
將士們一起哄笑起來,薛舉對侍從吩咐道:“快去請鍾將軍來義事!”
薛仁果說:“他這個小妾原是秦州大財主朱俠的女兒,長得俊,聽說還會認字、唱曲兒哩!”
薛舉卻不屑地說:“這西北長大的女人,都是粗皮拉兒的黑蛋蛋,有什麼好看的?等到打進關中,你看那些女人文白又嫩,用手一掐,都能冒出水來,真比那小白菜還要嫩呢!”
薛舉的話又在將士中引起一陣騷動,正在品噴著小白菜的白嫩之時,鍾利俗來了,眾人一見,又哄笑起來。
薛舉問道:“聽說你與唐弼是結拜兄弟?”
鍾利俗道:“是的,他如今可比我混得好,在隴縣手握十萬兵馬,可威風哪!”
宗羅喉接過話茬說:“皇上想派兵攻打關中,你去勸說他與我們聯合起來。”
薛仁果插話道:“什麼聯合?要他投降我們,不然我領兵去消滅他!”
鍾利俗卻說道:“唐弼為人很重義氣,若是好言相勸,也許他會答應歸順的,隻是隴西太守李弘芝是他擁立的天子,不知他們之間的關係如何。卑職與唐弼一年多沒有聯係了。”
薛舉說:“我派你作使臣去隴縣,向唐弼勸降,要他歸順,我封他為‘大順王’。另派齊王領兵翻越六盤山,直抵隴縣,兵臨他的城下。”
鍾利俗笑道:“卑職理解皇上的意思,先禮而後兵!”
薛舉說:“你說得對!唐弼投降更好,不然就讓齊王攻城,那小小的隴縣他未必守得住!”
鍾利俗應道:“卑職明日動身,前往隴縣。”
薛仁果對他說:“我也明日動身,咱們在隴縣城外會麵,我等著你的好消息了。”
唐弼原是隴西郡轄下淠源縣的校尉,當初淠源縣令程誌與隴西太守李弘芝不和,唐弼因事獲罪,遂率眾起義,殺死程誌,擁立李弘芝為天子,以應圖讖,聚集十萬人馬,占據隴縣,自稱“唐王”。
李弘芝本是一個柔弱之人,整日沉湎酒色,軍政大事全由唐弼掌握。近年來,李弘芝妻兄吳廣和漸對唐弼的專權不滿,兩人矛盾逐日加劇。
唐弼為了避開矛盾,便自帶兵馬離開隴縣,進駐汧源縣城。一見鍾利俗到來,唐弼忙問:“聽說你在薛舉那裏當了上將軍,很受重用呢!”
鍾利俗笑道:“上將軍有啥了不起?你若是歸順了,薛舉會封你為王呢!”
“此話當真?那就請你替我引薦一下。”唐弼說。
鍾利俗大喜過望,沒想到這麼容易就把事情辦成了,便向他說了實話:“薛舉想攻打關中,派我前來勸你歸順,你雖願意,你擁立的那位天子怎樣?”
唐弼便把情況做了介紹,最後說:“不行就除了他,反正我對他已經仁至義盡了!”
次日,薛仁果的大軍也到了汧源城外,鍾利俗領著唐弼來到城外拜見薛仁果,一見麵鍾利俗就介紹說:“現在大順王來拜會秦王太子!”
薛仁果高興地說道:“歡迎大順王加入我軍!”
唐弼忙說:“今後請太子多予照顧。”
“既然是一家人了,同朝為臣,本該相互照應的。”薛仁果伸手拉著唐弼,請他坐下,相當客氣。
鍾利俗又說:“太子若無要事,我們現在就去隴縣,拜見我們的李天子,如何?”
薛仁果忙問:“不知你們怎麼打算,李弘芝要是不答應,我也在場,會不會——”
唐弼說:“沒事,這裏的軍政大事還是我當家。”
薛仁果這才願意隨二人去隴縣,出發時,唐弼隻帶了二十名侍從,笑著說:“城裏有四萬兵馬,全是我的人當家。”
鍾利俗對薛仁果悄悄地說:“進城後要見機行事,李弘基若是反對,就立即結果他的性命。”
三人一路說著話,不覺來到隴縣城下,唐弼上前問道:“今日是誰在城上?”
他的話音剛落,城門就開了,走出一位將領說道:“是大將軍回城,還有兩位客人!”
鍾利俗笑道:“以後得喊他大順王!”
唐弼這才把鍾利俗、薛仁果介紹給他這位部下,誰知這人一聽,忙問道:“難道來的就是那位外號‘萬人敵’的薛大公子嗎?”
薛仁果得意地答道:“正是本太子,你叫什麼?”
“薛傳發!是太子的本家呢!”那人連忙諂笑著說。
唐弼問道:“這些日子,城裏沒發生什麼事吧!”
薛傳發答道:“沒有什麼大事,隻是吳國舅好來尋釁。”
唐弼有些不滿地邊走邊說:“我悟他是活得不耐煩了!今日,我們就去會會他!”
這隴縣原來的衙門,就是李弘芝的王官,他們走進宮門,見院裏空寂無人,薛仁果問道:“這裏如此安靜,像是無人居住似的。”
唐弼笑道:“我們的天子寫了一首《酒醉詩》,寫得非常有意思,我讀給你們聽一聽!”遂輕聲念道:
做官高歌無官休,
多悲多恨慢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
剛說完,吳國舅迎麵走過來,一見唐弼領了兩個陌生人進來,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笑道:“是大將軍回城了!隻是,隻是天子還未睡醒呢!”
唐弼卻也不笑,隻是向他招了招手,說:“你來也可以,到客廳裏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