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扭回頭一看,果然看見丘陵地上又一閃一閃地亮起白光,便又返回去。但是到近前一看,白光又沒有了。像這樣,連續發生幾次,左興民非常納悶兒,這白光究竟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為什麼一到近前就沒有了?
左興民看看天空,天上的月亮暗淡無光;再望望那不遠處矗立的梁山,隻能見到那黑黢黢的輪廓,它們也閃不出光來。那麼,是不是山神閃的光呢?又沒看見。
他左思右想,不得其解,隻好牽著馬,怏怏而回。
不料未走多遠,身後又傳來侍從們的驚喊之聲:“大人!那白光又出現了!”
“這一回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左興民暗中下定了決心。他又返身回到那片丘陵地上,找到剛才閃現白光的地方,就命令侍從們馬上動手往下挖,看看土裏是否埋藏著什麼寶貝!
侍從們沒有鐵鍬,就用大刀挖。大家輪流著,使勁兒向下挖著,挖了一會兒工夫,挖出了一些雞蛋大小的鵝卵石;再向下挖,挖了有半個時辰,突然露出來平展展的大石板,再也不能向下挖了,侍從們隻好停下來。
左興民看著那塊又平又大的石板,不禁向部下問道:“難道那白光是從石板下麵發出來的?”
侍從們聽了,忙說:“我們把它掀起來看一看!”
於是,眾人上前一起動手,竟將那塊大石板掀了起來,突然間白光閃閃,照得周圍如同白晝,亮光把人們的眼睛刺得也不敢睜開了!
一位侍從大聲叫道:“呀!這麼多的銀子!”
左興民急忙睜開眼睛向下一看,在一個四麵用石板嵌成的大池子裏,裝滿了一塊塊拳頭大的白銀,閃著耀眼的白光,啊!白光原來是從這裏閃出來的!
侍從們一時看得呆了!
左興民情不自禁地走過去,彎腰從池子裏拿了一塊,掂了一掂,沉沉的,足有三四兩重,他拿在手中,迎著冉冉升起的旭日,一道道白光向四處閃射。他嘖嘖讚歎道:“多純、多亮的白銀啊!”
有個侍從看著那一大池白銀,說道:“刺史大人,這麼一大池子白銀不少於萬斤!”
另一個侍從說:“刺史大人!這一下我們都可以發財了!”
左興民聽了,心中一動,向他問道:“楊山,你說說看,這些銀子怎麼辦?”
楊山立刻答道:“俗話說:見財分一半,這麼多的銀子大家各自分了,都發財嘛!”
左興民看著侍從們問道:“楊山提議把這些銀子分了,你們怎麼打算?”
開始時,眾人不說話。過一會兒,都齊聲說:“由刺史大人處置,因為這銀子是刺史大人首先發現的!”
左興民這才說道:“這銀子埋在這裏不知有多長時間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銀子是我們的祖先留下來的,是在我們的鄆城地區發現的,應該歸屬我們鄆城人所有,因此,誰也無權把銀子分了!”
後來,左興民把銀子運回鄆城衙門裏,粗略計算一下,約有一千萬兩。據說這些銀子是韓信當年被封為齊王時,讓人存起來,準備反漢稱帝用的,未想到這一大筆銀子在地下埋藏了幾百年,終於回到了人間。
後來,左興民把銀子獻給了大唐皇帝李淵,受到了朝廷的重用,李淵又賜他姓李,成為唐高祖、唐太宗手下的信臣。
這是後話:現在左興民立刻派人分赴濟寧、鄒縣等地,勸那裏的官員、將領歸順唐朝,不過幾日時間,徐圓朗的轄地都先後投降了唐朝,隻剩下他自己所據守的唯一的一座兗州城了。
李神通的臂傷已經痊愈,遂與李世勳、任瑰一起,領著唐軍向兗州進軍,決心消滅徐圓朗的殘餘勢力。
這時,徐圓朗的部下見劉黑闥已經兵敗被殺,鄆城、濟寧等城也投降了唐朝,反抗唐朝的士氣早已低落下去,各自都在為自己的去向著想。
徐圓朗見大勢已去,也曾想過主動投降唐朝,但是,他擔心李淵恨他反複無常,會殺了他,便打消降唐的打算,正在左思右想,沒有出路之時,他的親信宋同春對他說道:“當前,與其守在兗州城裏坐等唐軍圍困,不如主動撤離;與其死在李淵的鬼頭刀下,不如去做海盜自由自在呢!”
徐圓朗聽後,雙手一拍,大喜道:“是啊,去做海盜,何必要在這裏等死?”
二人坐下來認真計議了半天,宋同春又說道:“去做海盜,人少了也不行,自隋末天下大亂以來,當海盜的人也多了,而且分為許多幫派。那個李子通就是不堪忍受海盜的欺侮,棄船上岸、起兵反唐的。”
於是徐圓朗立刻召集部下開會說:“唐軍快來圍攻兗州了,我們兵力薄弱,鬥不過唐軍,隻好棄城東去,萬一沒有出路,我們還可以退到海上去!”
宋同春接著說:“其實退往海上,若能尋到一個合適的島嶼,比在陸上強過十倍!”
聽到這裏,人們紛紛議論起來,因為各人的父母、妻子等親人都在陸上,一旦去了海島,當了海盜,還能回來嗎?
多年以來,沿海的百姓屢遭海盜的侵擾,一提起海盜二字,無不恨入骨髓;現在,徐圓朗要帶領他們離開家鄉,遠離親人,去當海盜,他們怎能答應?
有人當即反對說:“誰願意去當海盜,誰就去;我們不願意去,誰也不要強迫我們!”
“對!我們不願意去做海盜……”
徐圓朗勃然大怒道:“軍隊撤退到海上去,才能免遭唐軍的斬殺,你們願意死在唐軍手裏嗎?”
他的部下聽了,許多人大聲答道:“我們寧願死在唐軍刀下,也不願去當海盜!”
徐圓朗更加生氣地吼道:“胡說!向海上撤退,這是我的命令!誰敢不服從命令,就立刻斬首!”
可是,他的部下已知道他計窮力竭,在此決定命運的時刻,誰也不想再為他賣命了,便紛紛站起來,不聲不響地離開了會場,相互邀約著,各自帶領自己的隊伍,去投奔唐軍去了。
徐圓朗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跌坐在泥巴地上,再也爬不起來了——
最後,宋同春扶著徐圓朗,身後還有不到十個親信跟隨著,連夜逃出兗州城,向東邊的大海方向逃去。
當這支逃亡隊伍經過一個鄉村時,當地的百姓聽說他們是準備去當海盜的,便一起動手將他們殺死,並說道:“這些年,海盜殺了我們成千上萬的大人小孩,搶走了我們的財物、牛羊等,怎能再放過你們?”
臨死前,徐圓朗告訴百姓們說:“我是魯王徐圓朗,你們把我送到唐軍大營,可以領到重賞發大財!”
百姓們昕了,遲疑起來,舉起的大刀漸漸落下來了,但是,有人說道:“別相信他的鬼話,送他去唐軍大營,若是途中逃了,我們不但不能領賞發財,反而遭罪呢!還是殺了吧!”
宋同春又對他們說:“我在兗州城外一處地方還埋有一甕銀子,隻有我和魯王知道那地方,讓我倆領著你們去取銀子吧!”
百姓們聽了,又猶豫起來,但是有人立即說道:“千萬別相信他們的假話!何況外財不救窮人命啊!我們快把這兩個賊首殺了,帶著他們的人頭去見大唐太子去!”
眾百姓聽這話說得有理,便放了那些親軍隨從,提著徐圓朗、宋同春的兩顆人頭去唐軍大營領賞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