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想上前向母後解釋,隻見獨孤氏將手中的拂尖一揮,身子向上一縱,便輕飄飄地升騰而起,口中還在不停地大聲喊道:“你怎麼能當大唐天子?你怎麼能當大唐天子?”
那喊聲直到母後的身影消失在空中很久之後才聽不見了,李建成從驚悸中醒來,回想著夢中的情景,好像是母後才走不久似的。
起床後,把李元吉喊來,他把夢中見到母後的事情告訴了他,不由問道:“這個夢是吉兆嗎?”
李元吉說:“夢中的事情往往是指東打西,相反相成。母後說你怎麼能當大唐天子,恰好應了大哥‘一定能當大唐天子’的吉兆,這是一個大吉大利的夢!”
“我見母後的臉色現出不悅之色,是在對我進行訓斥呢!能是個吉兆嗎?”李建成疑疑惑惑地說。
“那就更能說明這是一個主吉的好夢,因為母後是麵帶生氣的樣,”李元吉繼續說,“既然是相反相成,母後若是笑眯眯地祝賀你,那就不好了,那就成了凶兆!”
李建成聽得迷迷糊糊,隻好說道:“聽天由命吧!現在是騎在虎背上,隻好拚著幹吧!”
二人草草地洗漱之後,胡亂吃了一些早點,就準備進宮,李建成又叮嚀道:“一切按計劃行動!”
李元吉點頭說:“主要看父皇的決定了——”
於是兄弟倆帶著大隊人馬出發,來到玄武門前,把隊伍留在宮外,然後帶著平日隨身的幾個親信進入了玄武門。
正走著,李元吉忽然說道:“今日宮內這麼靜,難道會出什麼事嗎?”
李建成卻大大咧咧地說:“你總好疑神疑鬼,宮中哪一天不安靜?難道能像長安大街那麼熱鬧嗎?”
二人說著話,不覺已經走到了臨湖殿附近,李元吉突然覺得周圍的氣氛不對,急忙勒住馬頭讓馬停下,扭頭對李建成說:“大哥你看!在那樹叢、假山,樓閣旁似乎有埋伏的士卒!”
李建成一聽,舉目凝神看去,果見那些樹叢、假山、樓閣附近人影晃動,確實像有伏兵。
李元吉抱怨道:“我說不來,你偏要堅持進宮,現在趕快退回去,也許還來得及!”
說著,李元吉用力撥轉馬頭,在馬屁股上狠狠打了一鞭子,想盡快地返回東宮去。
不料,已經遲了。這時候,李世民及其眾多的部下已經出現,正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李建成、李元吉,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李世民見到太子、齊王企圖逃走,哪裏肯舍,急忙催馬趕過去,在後麵大聲呼喚道:“大哥、四弟!你們怎麼回去了……”
李建成正要回答,李元吉連忙對他說:“別理他,我現在就將他射死!”
說完,李元吉撥轉馬頭,對準從後麵追上來的李世民連射三箭,都沒有射中,在心慌意亂中催馬向前逃走了。
李世民連續躲過李元吉的三箭之後,也取弓在手,把箭矢搭在弦上,見李元吉已逃遠了,便向李建成大聲喊道:“大哥!看箭!”
李建成聽到李世民的叫聲,又聽弓弦一響,他忙把身子向下一伏,以為躲過了這一箭,便扭過頭來哈哈大笑道:“你射不中我的!”
他的話音剛落,李世民的箭已射到,正中他的咽喉,當即一頭栽下馬來,死了。
原來李世民先把弓弦扯一扯,讓它發出響聲,在那裏虛發,故意讓跑在前麵的李建成回頭,好趁機射他;本想射他後心,又怕一箭不能射死,便決定射他的要害處一一咽喉,終於一箭斃命!
李元吉一見太子被射下馬來,又轉過馬頭,掣弓在手,準備再向李世民放箭;而兩人帶來的隨從,也一起拔出腰刀,向距離不甚遠的李世民圍攻過來。
也許是李世民的坐騎受到驚嚇的緣故,隻見它馬頭一昂,“噅噅”連叫兩聲縱身衝入樹林裏。
李世民的衣服被樹枝掛住,使他跌落下馬。李元吉一見機會來了,便縱馬上前,拉開弓,準備射死倒在地上的李世民。
在這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尉遲敬德率領數十騎及時趕到,拉開弓,一箭把李元吉射落下馬,救下李世民。
但是,李元吉受傷不重,他見尉遲敬德距自己尚遠,而死敵李世民正躺在不遠處,便忍住傷痛,縱身躥過去,壓在李世民的身上,伸手去奪他手中的弓箭,還想卡住他的喉嚨,將他扼死。
被樹枝掛住了腰帶、跌下馬時又摔傷腰的李世民,被李元吉壓在身上,兩人正在爭奪弓箭之時,傳來了尉遲敬德雷鳴般的嗬斥聲:“叛臣逆賊!休傷我主——”
李元吉見勢不妙,也知道自己不是尉遲敬德的對手,就連忙放開李世民,向武德殿方向逃去。
他天真地以為此時李淵還在殿內,就一邊跑一邊大叫:“秦王造反了!秦王造反了!父皇快來救我!父皇快來救我!但是,現實讓他失望了,正當李元吉向武德殿方向高喊救命的時候,尉遲敬德一箭將他射倒在路上,但仍然未死。”
尉遲敬德飛馬趕到,看到這個多次想將自己治愈死地的仇人,怒火攻心,慢慢地舉起了手中的鋼鞭……
李元吉明知性命難保,忍住傷痛,叫嚷著說:“你、你、你今日縱然殺了我,明天,也會有父皇為我報仇的!”
尉遲敬德仰天大笑,用鋼鞭指著李元吉嗬斥道:“你別癡心妄想了,我還是早些送你去追隨你的同黨大哥李建成去吧!”
說到這裏,舉起他那杆鋼鞭,用力打下去,李元吉連哼一聲也未來得及,便一命嗚呼了。
尉遲敬德這才收起鋼鞭,拔出腰刀,走上前去,迅速割下李元吉的人頭,提在手裏,正要走時,忽見長孫無忌也提著太子李建成的人頭走過來,兩人相遇,心照不宣。
尉遲敬德指著遠處的一片樹林,對長孫無忌說:“秦王跌傷了腰!在那裏躺著呢,我們去看他。”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兩人向樹林那邊走去。
此時跟隨李建成、李元吉一起進宮的那十幾名親信,在他們的兩位主子被殺之後,一個個也被侯君集、張公謹等人包圍起來砍死了。
由於宮內的械鬥,喊殺聲不斷地傳出宮去,終於引起玄武門外太子府和齊王府衛士們的懷疑,他們蜂擁到玄武門前,要求進宮去保護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在玄武門負責守衛的禁軍將領敬君弘、呂世衡等人,早已接受了李世民的賄賂,便不放他們進去。
雙方在玄武門外爭吵不休,東宮和太子府的衛士們急了,仗著人多勢眾,想憑著武力硬闖。
禁軍將領敬君弘手握大刀,對著東宮和齊王兩府的武士們吼道:“闖官就是造反!誰再敢上前,我這大刀決不饒他!”
盡管敬君弘等人帶著數十名禁卒,手持鋼刀,不準兩府的衛士們上前,但是,兩府的衛士們根本不聽,他們也手持著大刀,排成方陣,呐喊著上前,把敬君弘等人的禁軍一直逼退到玄武門前。
在這形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李世民派遣張公謹帶領一隊人馬趕來,讓他們和禁軍一道防守宮門。
張公謹一露麵,東宮和齊王府的不少人都認識他,一起上前指責敬君弘道:“不讓我們進宮,為何讓秦王府的人馬進宮……你這個秦王府的走狗,才是真正的叛逆。”
有的人趁勢喊道:“衝進宮去,搭救太子和齊王!衝啊——”
敬君弘還想阻攔,哪裏能阻攔得住,雙方便展開了廝殺,太子府和齊王府的人數眾多,禁軍漸漸抵擋不住,眼看著兩府的人員便要打進宮了。
在這危急關頭,膂力過人的張公瑾靈機一動,慌忙伸出兩臂,用盡平生之力,竟然獨自關閉了玄武門的那兩扇沉重的大門,使兩府的人馬無法進宮。
但是,在玄武門外,雙方拚殺得異常激烈。相互廝殺中間,兩府的衛士們已經從禁軍口中隱隱聽說太子和齊王都已被殺。
太子府的翊衛車騎將軍馮立得知李建成、李元吉雙雙被殺之後,歎息道:“太子和齊王活著的時候,我們都曾受到他們的恩惠,難道他們一死,就想去逃避人家的災禍嗎?”
於是,他與護軍屈晊、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等率領東富和齊王府的兩千多精兵,疾馳玄武門,向敬君弘等帶領的禁軍進行圍攻。
不久,禁軍首領、雲麾將軍敬君弘、中朗將呂世衡相繼戰死。齊王府的猛將薛萬徹指揮著人馬,擂響戰鼓,叫喊著說:“衝進宮去,為太子、齊王報仇……”
眼看著玄武門就要被攻破,在這緊急關頭,忽聽一聲呐喊,衝來一隊人馬,為首大將乃是秦王府右一馬軍總管程知節,他帶領一千騎兵叫喊著殺向前來,與兩府的兵馬對峙。
接著,秦王府的馬步軍總管於誌寧、史大奈等,也領著七八百名士卒奔過來,準備參加廝殺。
正當兩軍箭拔弩張地相持之時,尉遲敬德奉秦王李世民之命,提著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人頭,來到玄武門前向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展示。
尉遲敬德雖然沒有說一句話,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那些部下見到主子已死,知道再賣命也沒有多少意義了,便無心再戰,立即潰散了。
這時候,薛萬徹與馮立等商量著下一步的打算。薛萬徹說道:“太子、齊王全死了,我們又來參加了這場戰鬥,京師裏已無立身之地,各自逃命去吧!”
薛萬徹說罷之後,帶領數十名騎兵,逃進了終南山。而馮立也歎息著說:“我殺了敬君弘,也足以報答太子了。”說完,扔下兵器,對部下說:“我要去太行山裏開荒種地,願意去的,現在就跟我走!”
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們,也都扔下兵器,跟在馮立後麵,去太行山裏種地去了。
玄武門的戰事基本結束。李世民見政變戰鬥已經獲得全勝,這位足智多謀的秦王固然欣喜萬分,但是他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而是把喜悅深埋心底,決心把這次宮廷政變的鬥爭,繼續進行到底!
為了避免被父皇怪罪,以致再生枝節,李世民果斷地決定:“既然剪除了太子的勢力,何不趁勢奪取朝廷的政權?”
於是,李世民喚來心腹幹將尉遲敬德,向他耳語了一番,要他去入據皇宮。
隻見尉遲敬德身披鎧甲,手執鋼鞭,徑直來到皇帝李淵議事的地方,名為宿衛、護駕,實際是來替李世民逼宮。
六月四日這天,李淵本想到太極殿去為李建成和李世民兩人排解糾紛,李誌勸說道:“天氣炎熱,不如泛舟海池,一麵納涼消暑,一麵處理政務,豈不更好?”
這是李誌按照李世民的指使,設法把皇上支開,讓他去遠離玄武門的海池泛舟,就不會幹擾宮門內外的雙方廝殺了。
李淵哪裏知道李誌的用意,欣然接受了去海池泛舟的建議,並且召來裴寂、蕭塥、陳叔達等一起去。臨出發時又向宮中內侍特別關照說:“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來朝參時,令他們兄弟三人一同去海池見朕。”
正當李淵等人泛舟海池時,先聽到一片殺聲,又見尉遲敬德這樣帶著兵器的武將闖進宮來,極為震驚,不由問道:“今天有什麼人作亂嗎?你到這裏來做什麼?”
“太子和齊王作亂,秦王起兵誅滅了他們,”尉遲敬德答道,“秦王擔心驚動陛下,派我護駕,前來擔任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