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讚美——交友的智慧(3)(3 / 3)

(3)要注意考察別人的成績或長處的影響範圍,使你的讚美更加具體、貼切。

(4)要善於見微知著,從小事上發掘出重大意義,從眼前影響推測將來影響。

(5)要深入了解別人的真實能力和形勢發展趨勢。

會讚美,離不開好口才

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口就是心靈的喇叭了,人們心理的話語、腦中的想法和情感大都通過口表達出來。人人都有一張嘴,但差異特別大。有的嘴“妙語連珠”、“侃侃而談”,有的嘴卻“結結巴巴”、“吞吞吐吐”,還有的嘴則“吐不出象牙”。

口才是一個人能力的反映,好的口才則是讚美水平的標誌,會讚美當然離不開好口才。因為讚美是說好話給別人聽,從而使對方心理愉悅。口才好的人,言談風趣幽默,旁征博引,滔滔不絕,音調悅耳動聽,聽了有誰能不舒服?心中自覺不自覺地佩服對方的交往能力和水平。隻有具備好的口才,才能把你心中的讚美表達清楚、完美,給人以美感甚至美的享受,充分發揮讚美的效力。

但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有好的口才,他們的讚美因此往往“美”不起來。有的人說話不自在,不自然,斷斷續續,不連貫,甚至麵紅:耳赤,自己別扭,別人聽了更別扭。他慷慨的讚美反而成了送給別人的懲罰,使人既不痛快又費神。有些人雖然講起話來滔滔不絕,信口開河,甚至胡亂聯係,無中生有。這種人對你的讚美越慷慨,越會讓人感覺毫無誠意,不負責任,不真實。這種太泛太濫的讚美,常被人認為虛偽,矯揉造作,甚至有溜須拍馬的嫌疑。這種讚美不能打動對方,反而使人對他頓生反感。還有的人因為口才不好,詞不達意,不但達不到讚美的目的和效果,反令被讚者極為尷尬。有一次,我和幾位中學時的同學到吳君家玩。吳媽媽對人非常熱情,同我們這些當年的“小毛頭”親切地交談起來。我們告訴她大家都大學畢業了,聯係的工作也不錯。吳媽媽眼裏流露出既高興又羨慕的神色,搖著頭歎息說:“你看你們,是多好的孩子!一個個花言巧語的,到哪都受人喜歡。俺那個崽,不會來事,三腳踹不出個屁來,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呢。”一句話差點讓我們背過氣去,笑也不是怒也不成。老太太本是好意,想誇獎我們一下,但用了一個“花言巧語”,意思來了個180°的大轉彎。我們雖然都明白她老人家是一位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不知從哪裏撿來一個連她自己也弄不懂的詞語,但畢竟讓人無言以對。

笨拙的口才就像一架破爛不堪的錄音機,使讚美這本該美妙動聽的旋律經它放出來就變得刺耳難聽,不能打動人、感染人,反而會損傷人的情緒,扭曲原意。

好的口才沒有絕對統一的標準。人的知識、閱曆、個性不同,讚美別人的表達方式也不同。但一般而言,好的口才具有如下特點:

(1)說話清晰,口齒清楚。

這是讚美別人最起碼的要求,讚美往往是“一次性”投入,不要重複,也不要囉嗦。這就需要讚美時吐字清楚,讓對方聽明白。我們常常有這樣一些體會,就是本來是一句極為中聽的話,但因沒說清楚,對方請你再講一遍,使言者無興致,聽者也無激情。

(2)注意說話的語氣。

這要根據談話的場合,雙方的性格等因素而定。假如你麵對的是山東人或東北人,你可豎起大拇指,大發一句:“好家夥,你真行!”不知情者看來粗聲大氣,頗不禮貌。但被讚者卻會眉飛色舞,亮著嗓門回敬一句:“弟兄們,你也不賴!”如果你低聲細氣,文質彬彬,他卻會認為你故作儒雅,忸怩作態,反而不會有好感。有時候,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你說話的語氣不同,效果也不同。有兩位朋友一起去打獵,傍晚各提2隻野兔而歸。A的妻子接過丈夫的獵物,說:“你打了2隻野兔!”B的妻子卻說:“噢,你打了2隻野兔。”第二天,A提回來10隻,而B卻空手而歸,何也?不在於二人的槍法,也不是無獵物可尋,關鍵在於二人情緒不同。第一天,他們出去時間較短,結果,A的妻子一句略帶誇張的感歎,是對丈夫最佳的獎賞。聽她的語氣,意思是才這麼短時間,你竟然打了2隻,夠可以了!A聽後當然非常高興,信心倍增,第二天大獲全勝。B的妻子隻是一句平淡的描述,似乎包含著許多不滿意的成分,好像是說:“你怎麼才打了2隻?太少了。”由此可見,語氣不同,同一句話卻大相徑庭,一個是讚歎,一個是責備。

(3)讚美要注意場合。

靈活把握時機,要會見機行事,即景生情,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

如一位小姐,白衣素裹,亭亭玉立。你一句“呀,小姐,你真美!宛如清水芙蓉,潔淨如玉,恍若仙子”,定會讓她心花怒放。而若對方是一位新寡少婦,你這一句讚美定會讓她感覺你不懷好意,甚至會送你一口唾沫或一頓怒罵,起碼認為你處世水平低劣,沒有好感。

(4)幽默是好口才的一個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