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讚美——交友的智慧(4)(1 / 3)

它使你的讚美輕鬆愉悅,妙趣橫生,在自然、寬鬆的氣氛中打動對方的心。一對夫婦新婚燕爾,剛剛開始兩個人的生活,妻子拿出看家本領掌勺做飯做菜。雖手藝一般,但丈夫為表示對妻子手藝的認可和鼓勵,從不到餐館吃飯。一次,幾個萊擺上桌,丈夫故作陶醉狀,對愛妻耳語道:“長此以往,附近的餐館大可不必營業了!”這位年輕人話語詼諧幽默,談笑風生,自然地把對妻子的喜愛和讚賞之情流露出來,即使是恭維,妻子也滿心歡喜。真是“事做得妙,話也說得巧”。

高水平的讚美需要有好的口才,但好的口才不會憑空得來。當然,口才的決定因素很多,但有兩個因素對口才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是淵博的知識,二是豐富的閱曆和社交經驗。

好的口才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識基礎之上的,沒有淵博的知識為依托,也就不會有高水平的讚語。別林斯基曾說過:“不學無術之輩不能貶低名副其實的讚美,不學無術所誇讚的,算不得是讚美。”沒有相應的知識,也就不能全麵地了解一個人的優點和偉大,不會深刻地認識一件事情的意義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要麼發出的讚美風馬牛不相及,要麼根本不可能以你的讚美博得對方的歡心。近代電磁學的奠基人法拉第的發現,為電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很多地方都邀請他去作電磁應用理論演講,得到廣泛的讚譽。但有一次,一位貴婦人卻非常惱火,有意挖苦地指責說:“教授,你講的這些鬼東西有什麼用呢?”法拉第被她的無禮激惱了,回敬道:“夫人,你難道能預言剛生下的孩子有什麼用處嗎?”那位貴婦人聽後很沒趣,悻悻地走了。原來,這位貴婦人根本連什麼是電磁都不知道,因而,她不僅不能對其發現者發出由衷的祝賀和讚美,還非常惱火。真可謂“有眼不識鬱金香,隻把黃金當碎鋼。”沒有知識,就必然不可能有精辟的思想,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隻會直著看,不會橫著瞧。所以,要想有好的口才,首先要博覽群書,博聞強記。隻有“讀書破萬卷”,才能下讚如有神。

好的口才還要依賴於豐富的社會閱曆和實踐經驗,日常生活中,相互讚美的事情隨處可見,細心的人會認真地觀察別人是怎麼讚美的,仔細咀嚼一下別人的語言,看看能否想出更高明的讚語。口才的培養,更重要地還是多說多練。回族諺語說:“雞叫三遍,一遍比一遍亮,路走三遍,一遍比一遍熟”。隻有經的多,知的廣,練的頻繁,口才才能培養出來,你的讚美水平才能提高。

隻有具備好的口才,你才能巧妙地打出潛藏於心底的暗語。使你的讚美成為所有聲音中最甜蜜的一種,你也必將成為大受歡迎的朋友。

聰明人才懂得平衡

平衡,處世中的一種藝術,人們遇到某一事物時的處世態度和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是“難得糊塗”、“假癡不癲”,還是“將錯就錯”、“故作歪解”。平衡是一種心態,應用好了就能應對自如,步步深入。

平衡是處世中的一門藝術,聰明的人自有聰明人的處事方法。

(1)假癡不癲

假癡不癲是我國古代三十六計之一。是指表麵糊塗,心裏卻很明白,用“假癡”偽裝自己的真實目的,麻痹敵人,然後再反守為攻,克敵製勝。在論辯中,是指麵對對方的謬論,假裝不明白,沒能體現他的本意,幫助對方把謬論發展到結尾,讓其鬧出笑話。

“假癡”,關鍵要“癡”得逼真,要假裝出糊裏糊塗的樣子,使論敵以為自己的謬誤沒被發現,這樣,才能使論辯深入下去。而重要的還是“不癲”,心裏要清楚,而且要迅速地思考出反駁對方的方法。要掌握好論辯的節奏,不能求之過急,更要把握好不要“跑題”,讓論辯一步一步地縱深發展。其實運用這種方法論辯,你是“導演”,也是“場記”,主動權完全在你手裏。

在西方某國,一個大型機場售票廳裏,許多旅客正排隊購買飛機票,秩序井然,突然,一個穿得筆挺的紳士,手拄“司的克”,擠到最前麵,粗暴地指責售票員工作效率太低,耽誤了他的寶貴時間,他唾沫四濺地大聲嚷道:“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邊說邊用手指著售票員,滿臉顯出惟我獨尊、不可一世的醜態。

售票員平靜地轉過臉去,對票房裏別的工作人員說:“這位先生需要咱們幫助回憶,他有些健忘,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售票員又對排隊買票的旅客問道:“你們有誰能幫助這位先生回憶一下嗎?他已經忘掉自己是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話在工作人員和旅客中引起一陣哄笑。在笑聲中,那紳士的臉羞得通紅,嘴唇哆嗦著,想說又說不出什麼,隻得悻悻地回到後麵,依次排隊。

這售票員使用的說話技巧就是“假癡不癲”法。那紳士說話的原意,人們是清楚的:他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份,妄圖以此壓倒售票員,但售票員偏偏假裝聽不懂他的話,偏偏從他問話的正麵來理解,引出了兩句使人發笑,讓紳士極為尷尬的話來。短短兩句話,就窘得那紳土無地自容。

有一班文武官員正在看《七擒孟獲》的川劇。

一個武官:“真想不到,孟子的後代孟獲居然如此野蠻。”眾人聽後,不禁掩口而笑。

哪知一個文官接口說道:“仁見所見極是,還是孔夫子的後代孔明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