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是根據我在移民部門6年多“秘密臥底”體驗生活的工作筆記和後來補充采訪而寫成,前後竟曆經10年。

在這部書寫作采訪過程中,我得到了鄂渝兩省市庫區移民係統的大力支持,這是我首先要真誠感謝的一群從事著特殊工作的人。他們是王顯剛、歐會書、周金華、阮利民、徐江、文立燕、沈來燕、彭亮、劉渝春、區陽祖輝、李奎、李善聯、郎誠、杜華山、郭雪梅、嚴俸勇、周一川、晏承全、柯延斌、汪元良、榮以紅、許騰芳、馬小芹、劉磊等。

特別要感謝國務院三峽辦公室的漆林、宋原生、黃建國、喬英紅和重慶市政府顧問甘宇平等同誌,他們在百忙之中對本書的部分章節做了極為認真的推敲、修改、批注,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他們這種對曆史、事實負責的態度使我感動不已。移民專家陳聯德通讀本書初稿,並對其中章節數次做了極為認真的修改。著名文學批評家、作家藍錫麟、羅中福、王青山、黃濟人、劉陽、火島、李顯福、張放、楊泥、傅小渝、熊建成、姚念兵等人,都對本書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和修改建議。

最後我要感謝何事忠、易飛先、李廷勇、汪俊、繆超群、陳揚、雷平、陳荑茁、牟豐京、黃平、楊一等人,他們對本書的采訪寫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此,我表示真誠的謝意。

我要補充說明的是,我采用了“三峽移民精神報告團”報告中的部分內容。本書對移民幹部中退居二線的著墨較多,在職的著墨就少一些,個中緣由,想必讀者諸君都能理解。此外,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參考了《長江三峽:半個世紀的論證》、《前清四川移民史》、《巴蜀移民史》以及部分省市傳媒記錄的史料,在此向作者和有關支持單位一一表示感謝。

我國有8萬多座水庫,產生水庫移民2300萬人左右,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數據。從世界範圍來看,任何一個國家產生的水庫移民都不會有如此之眾。因此,說我國是一個水庫移民大國並不為過。如何安置好數以千萬計的水庫移民,讓他們安心、安穩、安泰,這對政府的執政能力是一種長期的考驗。

千秋萬代事,民治為先,安民為天!

三峽水已蓄到了156米,庫區沿江所有的港口碼頭、縣城、集鎮都修葺一新,一個個移民村,一幢幢移民房,移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曆史性的改變。從巫山、雲陽、奉節、開縣、豐都、秭歸等全淹縣城來看,竟然沒有一幢是舊房子,這種現象在全國罕見。杜甫倘若重回三峽,定有“廣廈千萬間,寒士俱歡顏”的感慨。

庫區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應該看到,庫區由於曆史欠賬太多,基礎設施落後,產業支撐不足,經濟發展緩慢,就業矛盾突出,社會事業嚴重滯後,生態環境麵臨嚴峻考驗等異常艱巨的問題已日漸顯現出來。看來,“百萬移民世界級難題的最終破解還任重道遠;廣大移民安穩致富目標的全麵實現還任重道遠;三峽庫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還任重道遠”。

三峽的早晨蘇醒了,江流仍在緩慢而沉重地流動,樹叢中小鳥啾啾地叫著,峽江新的一天又這樣開始了。

我伸了伸懶腰,正欲掩卷,一位走出夔門的老人說過的一段話,突然在我耳旁鳴響起來:“我心裏懷有一個願望,這是沒有人知道的:我願每個人都有住房,每張口都有飽飯,每顆心都得到溫暖;我想擦幹每個人的眼淚,不讓任何人拉掉別人的一根頭發。”

就讓巴金先生的這段話作為本書的結束語吧。

嶽非丘

2007年1月於長江三峽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