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走出了哪些中共名將(2 / 3)

趙自選以僅次於蔣先雲的第二名成績考入黃埔,是黃埔軍中的第一任鐵甲車隊隊長。後來跟隨彭湃去組織紅軍,犧牲在廣東海豐。

宣俠父是一期生中的特殊人物,因蔣介石破壞以黨治軍的製度而抗命不從,被蔣介石開除出黃埔。臨行前留詩兩句:大璞未完總是玉,精鋼寧折不為鉤。後來宣俠父入吉鴻昌部做統戰工作,八路軍時又任高級參議,出麵向國民黨要錢要槍。蔣介石對他不勝其煩,命軍統特務將其暗殺。

黃鼇也是一期中著名共產黨人,後來又跟著朱德、陳毅上井岡山,在湘南作戰中犧牲。

閻揆要是和杜聿明、關麟征等人一起從陝西千裏跋涉來考黃埔的。這十幾個陝西人中竟出了6個中將,而閻揆要是其中唯一的一個解放軍中將。

彭幹臣,1899生,安徽英山(今屬湖北)人。南昌起義時任南昌衛戍司令兼黨代表、南昌公安局局長(前任局長是朱德)。後來跟著方誌敏去贛東北,1935年1月參加北上抗日先遣隊,於皖南戰鬥中犧牲。

在一期生中較為可惜的是孫德清、吳展、董朗這幾個人,在軍事上都是一把好手,卻都死在了肅反中。

在黃埔二期中著名的共產黨人是周逸群和盧德銘。周逸群是紅二軍團的政委,和賀龍一樣是紅二方麵軍的代表。1931年5月在湖南省嶽陽縣賈家涼亭附近遭國民黨軍伏擊,英勇犧牲,時年35歲。

盧德銘以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團長的身份率部參加過南昌起義與秋收起義,並任秋收起義總指揮。1927年9月25日,秋收起義部隊在萍鄉蘆溪遭到國民黨軍隊的襲擊。為了掩護部隊撤退,總指揮盧德銘英勇犧牲,年僅22歲。如不死,他很可能是朱毛會師後的紅四軍副軍長,建國後當然的元帥。

二期中的餘灑度值得一提,他是李之龍的好朋友,參加了秋收起義,是紅軍中的第一個師長。後回上海向中共中央彙報,與中共失去關係,轉回投奔了蔣校長。後來餘灑度任國軍少將,在北平貪汙腐敗,被蔣介石下令槍決。

黃埔三期生中朱雲卿是井岡山黃洋界保衛戰的英雄,時任紅一方麵軍參謀長,十分為朱德欣賞。後在蘇區醫院養病時被特務刺殺而不幸身亡。

吳光浩則是黃麻暴動的副總指揮,鄂豫皖蘇區的創始人之一,在當地有著極高的威望。後在前往河南組織暴動時遭民團突襲犧牲。他犧牲後,中央派徐向前來接替其指揮軍事。

黃埔四期出的中共將領是最多的:

林彪,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之一,戰功卓著,被譽為“軍事天才”。

劉誌丹,陝北紅軍的創始人,曾任中共陝甘邊軍事委員會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15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紅二十八軍的軍長。1936年4月,劉誌丹在東征戰役中犧牲於山西省中陽縣三交鎮(現屬柳林縣)的一次戰鬥中,年僅33歲,是東征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紅軍將領。毛澤東為其親筆題詞:“群眾領袖,人民英雄”。

曾中生,紅四方麵軍參謀長,徐向前的副手,以遊擊戰略而名貫全軍。後被張國燾長期關押,並被秘密處決。

段德昌,彭德懷的入黨介紹人,洪湖蘇區的創始人,紅二方麵軍的代表人物之一,有“火龍將軍”之稱。後被特派員夏曦殺害於肅反中。

伍中豪,紅一方麵軍中與林彪齊名的將領,毛澤東的“三驍將”之一。朱德曾有意自己進軍委後讓其接任紅一方麵軍總指揮之職,但不幸的是,伍中豪在病愈追趕隊伍時被江西安福縣民團襲擊犧牲。

葉鏞,1899年生,四川樂至人。鄂豫皖蘇區最早的師長,徐向前是他的參謀長。1928年6月被敵逮捕,後遭殺害。

陳毅安,1905年生,湖南湘陰人。井岡山的紅軍驍將之一,任過紅五軍參謀長等職。1930年8月7日犧牲於長沙戰役。

袁國平,湖南邵東人。1933年1月起,先後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軍第1方麵軍政治部代主任。參加中央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兩次入閩作戰。參加兩萬五千裏長征。到達陝北後,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辦事處政治部主任,工農紅軍學校政委等,1938年3月,袁國平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19日在皖南事變突圍中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