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長盛不衰的成功學讀本(2 / 3)

第二種困難,是與頂頭上司的難以溝通,還不得不忍辱負重地維護團隊利益與不斷前進。

唐僧作為取經班子的一班之長,是孫悟空的領導,就是頂頭上司。經常幹一些親痛仇快的事,辦一些敵人想幹而辦不到的事,多次是非不辨黑白不分錯怪孫悟空,動不動就念緊箍咒,致使這名團隊中的先進工作者的心靈常常受到創傷。大家參加工作後就會明白,現在不少單位的領導中不乏唐僧的衣缽傳人,他們對單位的庸才聽之任之,從不批評;而對特別能幹者橫挑鼻子豎挑眼,雞蛋裏麵挑骨頭。這種現象在中國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究其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心理在作怪,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堤高於岸,水必毀之;行高於眾,人必非之。這一種來自自己人內部的不理解與亂指責乃至於懲罰,是對孫悟空工作積極性的最大打擊,其傷害程度遠勝於沿途作怪的各路妖魔。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種傷害是內心所受的傷害,而內心是人最脆弱的地方。

第三種困難是來自於同事的嫉妒與挑撥。

魯迅曾說過,來自於同一階級的互相傾軋,比來自於另一階級的壓迫更為可怕。如豬八戒經常在師父麵前說孫悟空的壞話,煽風點火,混淆視聽,沙僧盡管很少發言,但其沉默某種程度就是支持了豬八戒的挑撥離間。取經班子裏,孫悟空是最孤獨最憂傷的。因為隻有他的火眼金睛能識別真偽認清妖怪,真理總掌握在他一個人手中,這就注定了他在單位內的日子不好過。妖怪在哪裏?分明是好人嘛。屢出風頭,嘩眾取寵,就你聰明?領導唐僧這麼訓斥,同一階級的豬八戒、沙僧也這麼嘲諷。來自領導與同事的雙重打擊,使得孫悟空這個心靈容易受傷的孩子傷痕累累,而且受的都是內傷。哀莫大於心死,孫悟空的痛苦可想而知。基度山伯爵式的被冤枉情結困擾著他,越想越悲憤,幾次想撂挑子,愛誰誰,老子不幹了。

第四種困難是,人心、神心、佛心的叵測,理想世界的破滅,嚴重挑戰著孫悟空健康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孫悟空自從踏上取經征途,就一心一意除惡揚善,掃盡人間不平事。正如毛澤東詩中所讚: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但當他發現各路妖魔現形後,往往不是這個神仙的工作人員,就是那個菩薩身邊的工作人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是領導的秘書,就是領導的司機。神仙和菩薩的神通何其廣大,咋會不知身邊工作人員在外為非作歹?況且案發後這些妖怪很少被繩之以法,往往是逍遙法外依然回領導身邊上班。於是他明白了,這些作惡者都有很硬的後台。連法度的操持者都在“放水”,這個世界咋能清明?

讓孫悟空更為吃驚的是連如來佛祖也公開索賄。因為沒有禮物相送,阿儺、迦葉竟傳了一套無字經書給他們。返回途中發現經書上空空如也後,孫悟空暴跳如雷,一怒之下,師徒四人又回到大雄寶殿,向如來佛告了兩位尊者一狀。誰知佛祖笑道:“兩位尊者向你們索要人情的事,我已知矣。可是,你們知道嗎?從前眾僧下山到舍衛國趙長者家去誦經,討得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所以啊,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的無字真經。你們若要換取有字真經,還是到寶閣去找阿儺和迦葉吧!”

唐僧無可奈何,隻好將化齋用的紫金缽盂,奉送給兩位尊者,阿儺和迦葉這才重新打開寶閣,為他們準備了5048卷經書。師徒四人收拾妥當,讓白馬馱著經書,告別了尊者,歡天喜地地回歸東土而去。

第五種困難是,與自己的妄念作鬥爭,戰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