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二進榮國府(1 / 2)

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了一年。

我除了上山繼續積蓄我的藥材庫存,就是在私塾裏努力念書了。

不是說我有多想當官考功名——

當官誰不願意啊,但是以我的腦袋,算個算術、解兩個一元一次方程還行,跟古人拚古文……我這輩子是夠嗆了。

不過聽說有功名的人不用交稅,出門的地位也高些,就是將來卷進了什麼案子在公堂上都不用下跪磕頭的,多好啊~

就衝這個,我也得拿到一個秀才資格!更何況我前世還是認字的,突然變文盲的感覺太差了。

那些字我也不是不認得,大部分還都是能猜出來是什麼字的,就是自己寫的時候老想不起來繁體的是怎麼寫的,被人嘲笑是缺胳膊少腿兒,直到今年才好些。

不過我的進步也讓私塾先生很欣喜。這裏的私塾可不像賈家的家學,去之前家裏父母多少都教過《三字經》《千字文》什麼的了。這裏是零基礎入學啊!

我才學了不到一年,雖然字寫得歪歪扭扭,還偶爾蹦出來一個缺腿的,但是認的字數目已經遠超了同期入學的同學。至於背書,我雖然不喜歡,但是前世多少也是背過的。

我從來不承認我不聰明——從老師父母到我身邊的哥們兒朋友都說我挺聰明的,就是不願意學,心不在學習上。

我承認,但是我改不了。

不過明知道隻要考中秀才就不用交賦稅,如果考得好當了廩生還有每年5兩銀子的俸祿,我能不用功嗎?

哪怕這5兩銀子不歸我花,能落我手裏一星半點兒也是好的。所以,我正在堅定地向做一個“有功名的鄉村富戶老爺”這條道路上前進著。死背就死背吧,反正就累這幾年。

這年年成不錯,老天爺一直沒發過什麼脾氣,該下雨下雨,該出太陽出太陽,村裏的莊稼人都感激得很。都想著:這樣的年景,如果年年來就好了……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

我姥姥覺得這是賈家幫忙順過來了家裏的氣運,所以整個家的運勢就越來越好了,連帶村裏其他人也跟著沾了光。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賈家連自己家裏都顧不過來呢,哪來的好運給別人?不過我可不願意跟我姥姥吵這些個,她說不過我就動手,現在可不比去年,若是給她說急了她可打得真疼呢!

我姥姥就是心善,她平日裏每天燒香拜佛,除了求菩薩保佑我們自己家,也每每念道一遍姑太太、姑奶奶的好。

她感激賈家,便決定秋天的時候再去一次,把地裏瓜果蔬菜的尖兒拿來孝敬他們。我隻在心裏暗想:人家自己也有莊子,也種了瓜啊菜的,哪裏用得著你送?不過是個心意,人家根本看不上,還得琢磨你這老婆子怎麼年年來打秋風。

但是有機會再去一次賈家,我還是很高興的。這次會被賈母看中,帶著我們娘倆遊大觀園——那是多少現代人向往的紅樓勝景啊!還有賈家的那些漂亮姑娘們……雖然以我現在的身高和年紀,也的確隻能欣賞了……但是有的欣賞欣賞也好啊!

我們這次坐了自家的騾子去,騾子身上先放了一個大褡褳,裏麵裝了各樣瓜果蔬菜,還有許多風幹的臘肉、魚幹什麼的。我和姥姥兩人都坐在騾子背上,慢悠悠地晃到城裏。

我們直接進角門,騾子牽到賈家的馬圈裏,正看見幾個跟賈府裝束不太相同的小廝提著兩大簍直往下滴水的簍子在我們前麵進去了。聽那簍子裏微弱的吐泡泡聲,我知道裏麵裝得是螃蟹,還都是活的呢。

有兩個小廝幫著我們拎著東西,到二門換成了兩個老嬤嬤。他們的態度不說有多好,不過也不是那種輕蔑不恭敬的。或許是因為我們頂著王家親戚的名頭吧!同樣是打秋風的,我親眼見到賈家的親眷待遇就比我們還差多了。

王熙鳳雖然知道了我們跟她不是什麼同族,隻不過是連了宗的,但是態度並沒有什麼改變,依然擺著笑臉。

我心說鳳姐果然會做人,不過這一次發善心可真是發對了,總算留個善緣把她的親閨女給救了,而且還是連她親哥哥都不管的。不過她肯真心帶我們,我也不是那隻肯進不肯出的人。就是不知道我姥姥將來救巧姐的時候那些錢都是哪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