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再往前退回十年。
那年我4歲。其實關於那個時候,現在我能夠記起的事情已經極為有限。我隻記得,那時我也有個跟現在我的先生一樣總是出差的爸爸,我的媽媽要去給學生上課,我就一個人被鎖在家裏,自己讀《娃娃畫報》和寫字畫畫。盡管記憶那麼有限,但有一個畫麵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裏,那一定不是我真實看到過的,而是,我好像一個穿越回三十年前的飄浮在空氣中的靈魂,不知為何那畫麵如此清晰,那個4歲的我的小小背影,甚至我能看到她穿著紅色的衣服。
我看到:4歲的我,爬到窗前的書桌上,扒著窗子,久久地看著外麵的世界。
於是我想到,對外麵世界的向往,大概正是那種生之俱來的東西。
讓我們撥回24歲。
那年夏天,我的父母去深圳給即將遠行非洲的我送行。對於離開體麵又穩定的銀行工作跑到非洲去這件事情,一向管我太多太嚴的父母,這一次竟然沒有阻攔。同事開車送我去蛇口碼頭,爸媽隻送我到地下車庫。我的媽媽,身上背著24小時工作的血壓監控儀器,她一直有高血壓。她淡淡地說,表姐陪她去做了體檢,醫生說,仔細檢查一下好換一種藥。
我竟然傻傻地相信了好幾年,等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過來的時候,淚流滿麵。
每個人心中大概都有一幅背影圖,朱自清寫過,三毛也寫過——不去管我在4歲的時候是如何被鎖在家中,14歲的時候他們對我是如何地貼身監控,在我24歲的時候,他們終究是成全了我遠行的腳步。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就讓我將這本書,獻給我的父母,作“有方”之旁證。
也是在那一年的旅途中,我遇到了攜手走天涯的人生伴侶。我並非旅行家,之所以後來天涯漂泊,皆因一個執念——在一起。
最後,再回到34歲的現在吧。
曾經我很害怕青春流逝,美麗不再。兒時的記憶保存得不多,唯獨在我的母親35歲生日那天她的一句感慨卻一直烙印心底,她說:“天啊,我竟然35歲了!”那樣的語氣和神情,讓我覺得35歲一定是個很可怕的年齡。最愛看的《紅樓夢》裏,賈寶玉也說,女孩變成婦人,從一顆無價之寶變成死珠子,然後竟成了死魚眼睛。
如今我也到了曾以為會很可怕的年齡,但是我發現,比起以往的任何時候,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雖然曾經唾手可得的美麗與輕盈,現在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來跟歲月搶奪,但是一個更美麗的內心世界,卻是歲月和經曆賜予我的禮物。比起十年前那個被寵愛、被照顧的小姑娘,我也更喜歡現在這個更懂得去付出愛和照顧別人的自己。
眼界帶來心胸,心胸成就心性,十年天涯羈旅,換來我內心的越來越平靜。
這樣的成長,來自於時間和經曆的積累,來自於旅途中遇到過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刁難我的尼日利亞客戶,還是扶植我的巴拿馬商會老船長;無論是盧旺達村莊裏問我要筆和書的小姑娘,還是古巴街頭突然湧上來圍著我拍照的一群小孩……
如今我的女兒,也5歲了——有時候我想,我頭腦中的那個4歲的我趴在窗前書桌上看外麵的世界的背影,那麼清晰,其實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女兒。我的兒子2歲多,每天都在對我說,媽媽,我要去外麵玩。
我想,是時候了,把媽媽的關於外麵世界的故事,講給他們聽。
不過,對孩子們而言,這就是個故事而已。我並不期待他們從媽媽的經曆中得到成長。這隻是我自己的成長,而他們,也終將各自踏上旅程,去經曆,去累積,去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