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些少男少女之事在遠古時代還未成難題。我們每個人能否設身處地?難道沒有人願意了解我們的真實存在嗎?換一句話說,難道沒有人願意對我們的洞見做出感知性的回應嗎?我們所有的人都應當以這種強烈的、富於同感的和重要的方式相互意識。

倘若你們認為這一說法荒謬,我們無法同時愛上每一個人,那麼我隻想對你指出,事實上,某些人的存在具有一種巨大的建立人際友誼的能力和樂於談論別人生活的能力。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假使他們能夠保持心胸博大,那他們無疑會獲取更多的知識。日常生活中少男少女的情愛糾葛,不是因為其情愛過於強烈,而是因為這種情愛的排他性和嫉妒心的結果。你們現在應該清楚我在你們麵前所確立的這種情愛理想決不包含任何內在價值意義上的荒謬因素,雖然這種情愛理想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不足信。動物性軀體向往幸福,理性向它指出動物性軀體幸福的欺騙性,並指出另一條幸福道路,在這條路上的活動就是愛。

愛的使命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那種被稱做關於幸福的學說,即真理的學說向人們揭示:代替人們為動物性肉體目的所追求的虛假幸福,人們可以不是在某時某地,而是在現在就能獲得永久的幸福,它是人們不可剝奪的、現實的幸福,是他們能達到的幸福。

這種幸福不是推理的產物,不是要在某地尋找的東西,不是在某時某地才具有實現希望的幸福。它是人們最熟知的幸福,是每一個沒有腐化的靈魂都在向往著的幸福。

所有人,從童年時代就知道,在動物性軀體的幸福之外,還有一種最好的生命的幸福,它完全不依靠動物性軀體的肉欲滿足,恰恰相反,它越是遠離動物性軀體的幸福,它就越強大。這種感情,這種解決了人類生命所有矛盾的、並給人以最大幸福的感情,是人人都知道的。這種感情就是愛。生命是服從於理智規律的動物性軀體的活動,理智就是動物性軀體為了自己的幸福所應當服從的規律,而愛是人類惟一有價值的理性活動。

動物性軀體向往幸福,理性向它指出動物性軀體幸福的欺騙性,並指出另一條幸福道路,在這條路上的活動就是愛。

動物性軀體渴望著幸福,而理性意識告誡人們所有相互爭鬥著的生存物所陷入的深深痛苦,告誡人們,人的動物性軀體的幸福不可能存在,告誡人們所能實現的應是這樣的惟一幸福,其中不存在任何同別的存在物的鬥爭。既不能中斷這種幸福,也不會對它感到厭倦,這種幸福決無死亡的預兆和恐懼。

人們在自己的心靈中找到的這種感情,它正是打開這把大鎖的惟一鑰匙,它給予人真正的幸福,即人的理性向人揭示出來的、惟一可能實現的幸福。這種感情不僅解決了從前生命的矛盾,而且它似乎正是在這種矛盾中找到了展現自己的可能性。

動物性軀體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想利用人,而愛的感情卻引導他為了別人的利益獻出自己的生命。

動物性軀體深深痛苦著,而愛的活動正是把減輕這種痛苦作為自己的目標。動物性的軀體渴望著幸福,其實它的每一下呼吸都在奔向最大的惡——死亡,它一出現,所有軀體的幸福就會毀滅。而愛的感情不僅會消除這種恐懼,還使人們向往著為了別人的幸福而最終犧牲自己的肉體生命。我知道這時她內心裏在想什麼。我知道在短暫的、甚至是痛苦的鬥爭之後,就在這一瞬間,她已陷入一種再也不能抑製的感情之中。

玫瑰

□[俄國]屠格涅夫

八月底的最後幾天……秋意已經襲來。

太陽落山了。突然一陣暴雨,沒有雷聲,也沒有閃電,剛剛灑過我們廣袤的原野。

房前的花園燃燒著、蒸騰著,全都沐浴在晚霞的火焰裏,浸泡在雨後的水澤之中。

她坐在客廳裏一張桌子旁邊,透過半開的房門,癡呆呆地凝視著花園。

我知道這時她內心裏在想什麼。我知道在短暫的、甚至是痛苦的鬥爭之後,就在這一瞬間,她已陷入一種再也不能抑製的感情之中。

突然她站起身子,迅速走進花園,身影消失了。

一小時過去了……兩小時過去了,她還沒有回來。

於是我站起來,走出屋子,沿著林陰路走去。我確信,她也是沿著這條路走過去的。

周圍的一切黑下來了。夜幕已經降臨。但在小路潮濕的砂地上,穿過彌漫的黑暗,有個圓圓的東西在發出鮮亮的紅光。

我俯下身子……那是一朵嬌嫩欲滴、綻放不久的玫瑰。兩小時前,我還看見這一朵玫瑰花佩戴在她的胸前。

我小心翼翼地撿起掉在泥地上的小花,回到客廳,把它放在她坐椅前的桌子上。

瞧,她終於回來了,邁著輕盈的步子,走過整個房間,在桌旁坐下。

她的臉既蒼白又激動。被睫毛遮住、仿佛變小了的眼睛,快樂而羞澀地朝左右一瞥。

她瞥見了玫瑰,拿起它來,看一眼它那被揉皺、被弄髒的花瓣,看一眼我——她的眼睛突然停住,閃爍起淚花。

“您哭什麼?”我問道。

“嗬,我哭的是這朵玫瑰。瞧,它變成了這個樣子。”

於是我想出一個警句。

“您的眼淚,會把這髒汙洗淨。”我意味深長地說。

“眼淚不能洗滌,眼淚能燃燒。”她答了一句,轉身麵向壁爐,把小花扔進快要熄滅的火焰裏。

“火焰會比眼淚燒得更好。”她不無勇氣地慨歎。那對還噙著淚花的、秀美的眼睛,大膽地、幸福地笑了。

我明白,她也在燃燒。女性美是婦女的一種精神力量,它不僅是教育孩子的力量,而且是教育丈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