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創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一)經營者對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到位
新創企業忽視企業文化的建設,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觀因素很顯然主要是對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到位。
在創業時,創業者認為,企業文化和營銷管理、生產管理、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一樣都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方麵,它們之間是平行的關係,給它們劃分了明顯的界限,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其他管理由於涉及企業生存應當“硬”,企業文化隻是錦上添花,有條件時再抓。這樣,在客觀上貶低了企業文化對其他管理的統率作用和對企業集體性格的塑造作用。在這種錯誤認識下,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被忽視了,為企業以後的健康成長埋下了隱患。
企業文化對於新創企業的重要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培養並留住人才,為長遠發展打下基礎;激發企業歸屬感,激勵員工克服創業中的困難;彌補新創企業在製度和管理方麵的不足;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創造有利於新企業發展的環境等。
(二)對企業文化的知識及相關理論認識膚淺
許多新企業對企業文化概念、企業文化內涵、企業文化結構沒有係統的理解與認識就進行企業文化的建設,以為推行企業文化不外乎就是喊喊口號,搞一個小冊子,沒什麼特別,把企業文化變成了形式主義的東西,沒有從企業文化最本質的精神層去理解企業文化內涵,沒有更深入地學習企業文化的知識與理論,對企業文化的概念、內涵、結構、相關理論等認識膚淺。因此,新創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就出現了上述種種問題。使企業文化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三)缺乏明確的核心理念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聖吉在其著作《第五項修煉》中提出企業“共同的願景”,意思是說一個企業及其員工必須有一個共同為之奮鬥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作為核心凝聚力使員工團結起來共同努力追求。
企業在創業階段沒有必要在建立企業文化體係上下大力氣,因為還處於一個摸爬滾打的階段,一切都在實踐當中。但新創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沒有核心理念的企業,就如同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人雲亦雲,隨波逐流。
我國民營企業總是不能很好地發展,大多是與沒有核心理念有關,不知道自己想朝什麼方向發展,往往是根據企業主要創始人的個性確定核心理念、簡單的模仿或照搬別人的企業文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如果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統一目標,是很難參與市場角逐的,更難於在競爭中求得發展。
(四)企業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缺乏積極性
企業處於創業階段,企業人員流動性大,對企業的忠誠度不夠,員工對企業的忠誠處於培養之中,大多數企業員工更關心個人利益的實現,因此企業員工更注重物質追求。在他們的價值觀中,金錢和物質所占比重很大,他們更需要物質刺激,而非精神追求。
在現實中企業文化推行的內容往往與他們的需要沒有直接聯係,創業階段企業員工對文化所提倡的各種價值觀、企業精神等漠然視之。由於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關注熱情相對較冷,可能企業文化的具體措施很難得到落實,使企業文化建設“虛”化。然而,員工是企業文化的載體,企業文化難以在員工中體現出來不能算是真正的企業文化。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延續,十分不利於新創企業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