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的人用旅遊的方式消解內心深處的恐懼,在親近自然山水的短暫旅程中享受著一份“天人合一”的奢侈,尋找著一份“物我兩忘”的自欺欺人式的安慰,逃離城市,這是每個人不願承認而內心裏卻又是相當尖銳的一種意誌。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奶油麵包和豪華的霓虹燈遮蔽了真實。
進一步的理性分析表明,我們為什麼如此瘋狂地開采和掠奪資源?我們為什麼那麼自信沒有水喝的城市肯定不會被渴死?貧窮太久使我們麵對財富和物質的時候失去了理性,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由來已久的虛忘的意誌,即“人定勝天”的神話和“征服自然”的妄想,在這種妄想式的神話意誌煽動下,我們比世界上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都膽大包天,八百裏滇池死得無聲無息,沒有人真正從內心裏恐懼和懺悔,汙水照樣繼續在黑夜的掩護下每天排放,泥石流成災的山區裏砍伐樹木的聲音仍然不絕於耳。泥石流奪去了一個個熟睡中毫不覺察的生命,連生命都丟掉了,這究竟是人戰勝了自然,還是自然報複了人類?
妄想還在繼續著,環境的惡化仍在加劇。今年夏天酷熱,我所居住的城市環城河裏臭氣幾裏地外都能聞到,水麵上漂滿了死魚和那些死於無辜的蜻蜓,兩岸的大賓館小餐館仍不停地排放著汙水,這座衛生文明城市的河流成為一條絞索絞殺著人們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最後的信心。電視報紙幾年前就開始曝光了,但仍然沒有得到根治。環保在如今更多地像一句理想化的口號或一個招搖過市的幌子,它隻是一種態度或一個無法兌現的願望。可悲的在於人們默許了這種事實,因為經濟建設是中心,更何況來日方長,人定勝天,征服自然都不成問題,況一條小河乎?
文化人大都杞人憂天,在仰天長嘯、大聲疾呼的同時,更多地流於紙上談兵、坐而論道,但文化人有責任用自己的判斷去質疑和喚醒那些麻木昏迷的心靈,堅決捍衛被假象掩蓋起來的真理,果斷而勇敢地告訴急功近利惟利是圖的人們:人們有權美化自然,無權破壞自然;人們可以親近自然,不可逃離自然;人們隻能改造自然,不能征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