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是我省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我省能否在分工和競爭中獲得最大的比較效益,關鍵在於能否迅速增強競爭力。民營經濟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慣於市場搏殺,是我省提高競爭力的希望所在。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一是有利於擴大出口,實現出口主體、出口市場、出口商品、出口方式的多元化。隻要政策放開,民營經濟的出口潛力難以估量。目前我省出口產品約有一半以上是初級產品貿易,市場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民營經濟出口,可以鞏固和擴大上述市場。二是有利於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不是“兩張皮”或此消彼長的替代關係,完全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民營經濟是對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創新的重要載體,是外商與我們合資合作的重要對象;大量民營企業與跨國公司開展配套協作,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投資環境,不但可以促進外資企業紮根本地,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跨國企業前來投資。三是有利於實施“走出去”戰略。“走出去”是我們在參與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的必由之路。我省要在國際競爭中體現自己的實力,就一定要有自己的跨國公司。目前我省有許多有實力的民營企業,通過進一步發展,完全具備“走出去”的條件。現在“走出去”的民營企業雖然很少,但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如果有十幾家、甚至幾十家民營企業“走出去”,將大大提高我省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的能力,使對外開放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第四,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是推進我省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工業化和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其本質要求是在繼續加快關中地區發展的同時,重點幫助陝南、陝北地區創造條件實現跨越式發展,使不同經濟類型地區的發展互相協調,互相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從外地的實踐經驗看,經濟基礎差、吸引外資優勢又不明顯的地區,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在於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步伐,根本出路在於發展民營經濟。綜觀全國和全省,凡是經濟發展得快、發展得好的地方,往往都是民營經濟發展得快、發展得好的地方;凡是經濟發展得慢或者比較差的地方,往往都是民營經濟發展比較慢或比較差的地方。
從某種意義上講,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就在於民營經濟的發展差距上。目前我省半數以上的縣(市)(不包括地級以上市及市屬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在5000萬元以下,99%的縣(市)需要省財政轉移支付。如何壯大這些地區的縣域經濟實力,應當是我省今後要重點研究解決的突出問題。縣域經濟要加快發展,就必須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主要措施和出路。隻有通過放手發展民營經濟,才能增加稅源、增加財政收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吸引大量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從事二、三產業,才能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改變欠發達地區的貧困落後麵貌,使我省逐步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
第五,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是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保持社會穩定、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就業是民生之本。從我省的情況看,今後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和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就業問題將越來越突出。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吸納各種層次的勞動力。
目前,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省增加就業的主要渠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主渠道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民營經濟還是民本經濟、富民經濟。它的發展能夠為城鄉居民拓寬致富門路,提高致富能力,增加城鄉居民的收入。所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有利於實現全省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於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