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之後(1 / 1)

那是大女兒讀高一時候的故事了。

周末,大女兒回家來,全家人異口同聲:“嗬,一個星期的軍訓還真有變化!”

開學之初,女兒學校裏組織了一周的軍訓。還別說,一周下來還真訓出點樣兒,比過去,站,立,坐,走,都有了一點軍姿,都多了幾分精神氣。最大的變化是臉蛋兒紅裏透黑,黑裏透紅。風吹日曬的,跟整天坐在教室裏就是不一樣。

於是,女兒的軍訓成了這個周末晚上家庭“自由論壇”時間的中心話題。

女兒介紹著一周的軍訓生活:教官訓起人來如何地嚴厲,讓人站立姿一站就是40多分鍾;教官講起笑話來如何地隨和,一點架子也沒有;教官如何教他們整理內務;教官如何教他們打靶……

女兒句句不離教官,教官成了女兒和他們這些中學生們新的偶像。

說著說著,女兒的話變了味:“哪有這樣的?前兩天還說,軍訓完的當晚可以和教官舉行一次聯歡,第二天早上可以歡送教官歸隊。可是,後來全免,學生全部放假回家,不準聯歡,不準歡送,不準留言,不準送紀念品……鬧得教官最後都不再和我們說笑了,訓練一結束,就躲開我們……”女兒的眼中都閃出了淚花。

“你們的感情很可貴,學校和部隊的安排也自有道理……”我試著勸慰說。

早就有人發過議論:老師教學生幾年,不如軍訓一周學生和教官的感情深,真是不可思議。其實,靜下心來想想也不難理解。一來教官與學生的關係不同於師生。教官通常二十左右歲,有的也就十八九,與高中生可說是同齡人。同齡人的心靈有更多的相通之處。二來軍訓形式不同於教學形式。軍訓時教官與學生一起摸爬滾打,一起風吹日曬,也就會有更多的相同的生活體驗。三來軍訓時限與教學時限不同。軍訓時間短,雖然艱苦,但學生基本是在新奇感中生活過來的,有較強的新奇效應。正如此,孩子們似乎更容易與教官建立感情。這種感情是樸素的,是純真的,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決不是這種感情就比師生感情深,應該說隻是表現的顯見而強烈一些。而且,這樣的感情又有很大的感染性和衝動性。因而,從全局著眼,有關方麵又不能不采取一些必要的降溫措施。

我一麵對女兒表示深切的理解,一麵提醒她也該理解大人們的心意。

“我,我,明天早上還是到學校去送送他們。”女兒對我的意思表示理解之後還是說出自己的打算,話雖柔和卻也有幾分堅定。

此時此刻,我該如何表態?

也許,為人父母者可以憂心忡忡:十七八的女孩子和二十左右歲的大兵來什麼真感情,男女有別……也許,為人父母者可以暗暗竊笑:真是個孩子,幾天的風吹日曬還真當回事,分手了誰還認得誰……反正,大人要攔孩子,有的是理由。然而,我不讚成那種一見孩子跟異性接觸就疑神疑鬼的態度,也不讚成那種不拿孩子感情當回事的態度。孩子跟教官們有了一周的軍訓生活,雖然從全局看,為防止由感染性和衝動性而帶來的困難局麵,不宜組織集體性的告別,然而,作為具體個例,則是另外一回事。孩子想去告別這感情是純樸可貴的,是天經地義的。大人輕率地由此想到男女之事而神經過敏,或者隨便地小瞧這種感情而不放在心上,都是對孩子心靈和人格的不理解或不尊重。我們應該理解孩子的心靈,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人格。

思緒至此我明確表態:“好,明天去送送教官們。”

第二天早晨,女兒騎車去學校與教官告別。

女兒回來跟我的談話中,流露著對父親的感激,感激我對她的理解和尊重。

在後來的日子裏,我依稀感到,這理解和尊重成為她人生路上的一種動力。

1997年6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