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1 / 1)

我的小女兒四五歲的時候放風箏,一向是我帶她去——怕她放不起來,怕她弄壞風箏,怕她摔著碰著,怕她跑遠了不知道回家,怕……

一個星期天,小女兒央求:“爸,再帶我去放風箏吧。”我磨不過她,便放下手中的筆,陪她走向曠野。

我指手劃腳以至越俎代庖,風箏飛上天,手上的線輪才交給小女兒。抬頭望藍天,風箏在空中飄啊,飄啊,與飛鳥比翼。麵對風箏的自由翱翔,小女兒也歡天喜地跳了起來。

日落西天,小女兒興致正濃。“走,該回家了。”我的口氣不容商量。她隻好服從。父女倆開始收束拴住風箏的那根長長的線。說來也真巧,在還有幾米長的時候,風箏剛剛落地,那邊拴住風箏的線扣脫開了。小女兒這個慶幸:“爸,晚一會兒,風箏就該飛跑了。”

我慶幸之餘驀地為風箏生出一絲不幸甚至悲哀:原來風箏的自由始終沒有掙脫人手中的那根線!為什麼偏偏在落地時才脫扣,而失去一次獲得真正自由的機會?

思緒到此,麵對眼前活蹦亂跳的孩子,我情不自禁地自責:難得走出家門走向田野的這次機會,卻沒能讓孩子與同伴來真正享受一回自由。我依稀看見一根線,雖然挺長,卻一頭換在我的手上,一頭拴住孩子。孩子成了我手上的風箏……

並非以己度人,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孩子成了大人手上的風箏:孩子們沒有真正的自由,獨立性受到壓抑。我們許多做父母的,孩子們的事總是什麼事都替他們做,替他們想,把他們的手腳和頭腦束縛起來,使孩子失去了獨立性。其結果無非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孩子被束縛住了,便不能練就必要的自立能力和生存本領,一旦成長起來走向社會,會困難重重,寸步難行,待你把他放飛的時候,他也如人手上的風箏,不能自由翱翔;另一種情況是,孩子突然掙脫束縛,也會走向另一極端,由反抗家長起步,鬧不好會形成反社會人格,如斷線的風箏無所規範。

我們應該把孩子看成小鳥,教它用自己的雙翅飛翔,而不應該把孩子當風箏,手裏總攥著一根長線不放。一句話: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不會用自己的手做事,不會用自己的腳走路,不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的人,是很難自立於世的,更不要說成才。

因而,我們唯一的選擇,隻能是從小教會孩子用自己的手做事,用自己的腦想事,用自己的雙腳走路。

為了孩子早日成才,別再把孩子當風箏,讓他們做一隻雛鷹,早一天學會自由翱翔吧!

199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