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福維的故事:荒謬的房子2(2 / 2)

地點:重慶市奉節縣青龍鎮

2012年11月17日到24日,我和3位羅馬尼亞民間機構的代表訪問了重慶市奉節縣的兩個鄉鎮。這是為了執行中歐留守兒童對話項目的後續項目。我去羅馬尼亞探訪了那裏的留守兒童(父母去歐洲富裕國家打工,把子女留下貧困的羅馬尼亞)。然後羅馬尼亞一家關注留守兒童民間機構訪問了重慶的留守兒童集中的地方。完全是一種民間互訪。又一次到訪青龍鎮,我很希望拜訪老朋友。聽說王福維和何貴蘭夫婦回到了鎮上,我請他/她們吃了中飯。

福維和貴蘭2012年春節過後就沒有回去東莞。買了一輛二手的運貨車,賣水果。具體做法是,從批發市場買了水果,然後開車去各個集市擺水果攤。最初幾個月掙到了一些錢,但是後來好像做同樣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生意就越來越不好做,最近的幾個月的收入甚微,隻能勉強維持生活。

從年初回來,夫妻兩個就把兒子接到了身邊,在鎮上的中心小學上學。我去中心小學看望孩子們的時候還看到了他/她們的兒子。孩子們正在吃中飯,是免費午餐,孩子們在教室裏吃飯,班主任老師陪著。

貴蘭懷孕了。福維說,因為水果生意不賺錢,現在又要迎來一個小生命,所以他必須得再出去打工。福維說,他原來廠子的組長已經給他打過幾個電話了,讓他回去上班。現在工廠搬到上海了,所以我下次如果去找他,就得去上海了。我問福維:“為什麼組長還跟你保持聯係呀?”福維說:“我們是熟手呀,新廠成立,新手多,很希望一些熟手能回去。”

我去參觀了福維和貴蘭花費所有積蓄並且預支自己未來的收入買的新房。房間很寬闊,有三間臥室。廚房和衛生間裝修得非常漂亮。但是窗戶關不嚴,窗戶的鋁合金材料也非常單薄,非常不隔音。生活廢水就直接排到房後的小河中。

孩子的爺爺還在東莞做清潔工。孩子的奶奶在鄉下一個人住。我後來去村裏探望了福維的媽媽。她得了糖尿病,每個月的藥費需要410元,但是錢不夠,所以常常不能得到治療。

回訪

時間:2014年3月16日

溝通方式:電話

此時福維正在江蘇做拆遷。他告訴我,去年(2013年)他隻去重慶打工了3個月,工作是挖隧道。然後就在家裏幫助老婆照顧剛出生的女兒了。去年5月福維的女兒出生。福維說,他不想進廠打工,一個是受約束,還有就是工資低。今年3月初剛來蘇州做拆遷,據說一個月大概有5000元到6000元的收入,而且工作時間比較自由,大家相處也比較自由,隻不過工作更辛苦一些,風吹日曬的。他說,家裏買房子的欠款已經都還清了,現在還欠5萬元的債,3萬元是生女兒的罰款,2萬元是買車做生意虧的錢。現在就是掙錢把這個欠款還上。貴蘭想在家裏把門市開起來,賣鍋碗瓢盆這些東西,反正是自家的房子,賣點兒錢就是個收入。現在新房子裏已經都布置上家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