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程勇芳的故事:孩子意味著什麼4(3 / 3)

我想借用電影來引導一下孩子們,所以一起看了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1和2。電影裏充分表現了一些新加坡的父母如何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如何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就嗬斥、嘮叨、甚至拳腳相加。我覺得特別欣慰的是,看了這兩個電影後,孩子們越發覺得她們的媽媽 - 就是我 - 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哈哈。

溪溪總嫌泉泉笨。泉泉有泉泉的特點,在有的事情上,泉泉的確不如溪溪聰明。比如,背乘法口訣吧,泉泉已經背了很久了,還是背不下來。後來我每天陪她背,耐心地每天和她重複著,一點點進步。經過2個星期,現在基本可以按順序背下來了。每次溪溪聽我們兩個背就很不屑一顧,在旁邊提醒,而且語氣很刺耳。有一次溪溪又說:“那麼簡單還記不住,笨!” 泉泉聽了以後大喊,溪溪也要發作。我說:“溪溪,我承認泉泉沒有做好,但是,你的說話方式不對,即使你說的內容對,但是說話方式不對也不行。就象新加坡媽媽似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方法很錯誤,結果哪?!根本沒有好效果。我明白了你們為什麼總吵架了,因為你象新加坡媽媽。”我們三個都覺得這個比喻很恰當,哈哈哈,溪溪都大笑了。

居裏夫人也不在乎榮譽

2012年2月13日

一年前給泉泉讀的《居裏夫人傳記》。居裏夫人她發 現了鐳,如果她申請專利她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她說鐳屬於世界,就把鐳的提取過程等專利無償與全社會分享。結果美國商人大大賺錢,居裏夫人自己 都買不起做試驗用的1克鐳。讀到這裏的時候,泉泉說:“這太不公平了”,我說:“是不公平,但是居裏夫人這樣的人隻能這樣做”

一年後給女兒念《達爾文傳記》,傳記中說,達爾文忙於他5年航海收集的標本和整理記錄,不在乎鋪天蓋地而來的榮譽。泉泉想起來以前讀的居裏夫人傳記,說:“居裏夫人也不在乎榮譽。”我說:“他/她們愛的是工作本身。”

社會進步太慢了

2013年1月20日

泉泉:“媽媽,你現在做的事情到底可以幫助多少人哪?別人都覺得你做的事情好嗎?”

我說:“泉泉,我做什麼首先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好。我做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一個人,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做那麼多,也不可能幫助那麼多人。我們每一個人隻能做有限的事情。”

泉泉:“那也太慢了。我受不了。我現在就不想讓非洲的孩子做童工。”

我說:“的確很慢,但是也在變化。200年前還有奴隸和奴隸主哪,而且那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是正確的。現在再沒有(名義上的)奴隸了。所以,在變化了。”

泉泉:“不行,太慢了。”

我說:“泉泉,看看你自己的進步。你現在10歲了。關於你發脾氣鬧人的事情,媽媽天天說,你雖然在進步,但是進步很慢呀。你自己進步都這麼慢,你怎麼能要求社會進步那麼快哪。社會裏有那麼多人呀。”

泉泉不說話了。眼淚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