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後媽就愛看人家賭博,我老爸在世的時候,就說過她。在家裏也不幹別的,就做做飯。以前喂豬,現在豬都不喂了。我爸去世之後,她自己也幹點活。我爸雖然不在了,但是我還是把那個家當做我的家,因為我出生在那裏,我必須找到這個根基。我就想回家,落葉歸根。
我後媽48歲,我今年回去的時候,我堂叔跟我說,我得把她留住,別讓她走了,不然老爸死了,這個家也沒了。像我們今年過年回家,她就什麼都準備好了,臘肉啊,年貨啊什麼的,能吃口熱飯。我覺得也可以這樣,對吧。雖然不是親的,可是你想,親的那又有什麼區別,你看我親媽,生下我們又拋棄我們。我堂叔的意思是,我先成家生孩子,她就可以在家看孩子,這樣也就不用想著心在外麵了。這次回家過春節相親了,相了兩次了,都沒成。反正我也挺難找的,比較被動,不是很主動的那種。
蓋房的糾結
問:你說你計劃明年回去蓋房子,這個想法讓你心裏感覺安定。為什麼回去蓋房子這件事能讓你心裏定下來呢?
答:我明年準備回去蓋房子了。就這樣一個想法,沒別的。現在就比較定一點了。以前東奔西跑的,我感覺疲倦了。到今年,我已經攢了15萬了。因為去年攢到8萬,加上我爸賠償款留給我的4萬,然後這一年又存了3萬。現在平均每年存3萬元。 我用老爸留給我的錢在村子裏買了宅基地。還剩下2萬。蓋了房子,我心裏邊就壓力小一點了吧。不用老想著這事兒了。在農村,再怎麼樣你也能生活下去。種點地也能活。
問:你爸媽的地還是你的地?
答:我老爸的地。
問:你蓋了房子,把錢花了,但是你肯定要出來打工,那個房子可能永遠是一個空房子。
答:也可以這麼說。畢竟我們那兒都這樣,新房子像春筍一樣拔地而起。成家必須要有房子。你說我留著錢幹嘛呀,如果不蓋房子我能幹嗎?如果做投資吧,我也不是當老板的料,肯定會讓錢打了水漂。管他呢,先把房子弄起來唄。蓋房子是為了獲得人生的安全感吧。比如說你生病了,幹不動了,如果家裏沒有房子你回去連一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你總得有一個可以睡覺的地方吧。
問:這錢如果不蓋房子,過些年估計也就不值錢了,更什麼也幹不了了。但是,安身、安全、回家,我怎麼覺得這些都隻是一種想象。
答:是的,我知道,那種感覺我也有,回去之後死氣沉沉的,我不可能一輩子待在這個農村裏麵。我可能出去打工然後回來休息休息,然後再去打工。像我叔叔,95年就出去打工,現在都50多歲了,供一個女兒上大學,還要上研究生,那他也沒辦法,大半輩子都在外麵。我也想不了那麼多,人說三十而立,我一點兒都立不起來。蓋房子就是一個事兒,比如說,如果房子沒有蓋起來,我就會一直想一直想這個房子的事兒;蓋起來了,感覺一個心願就了了。房子蓋起來了,人家也就不輕視我了。要說住,根本也沒有時間去住,房子肯定是浪費在那裏。
問:明明知道是浪費還是要做?!
答:是啊。我小時候的一個玩伴,2007年就把房子蓋起來了,但是一直沒人住,他怕招賊就請他姨媽去守房子。所以說,蓋房子就是為了了卻自己一樁心願。我們那個村裏,人們都很勢利眼那種,沒有房子就會歧視你,看輕你。你房子搞起來了,人家就對你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