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蘇浩民的故事:做一個正常的人5(1 / 3)

我的心態

我以前非常怨恨我那個家,怨恨我老爸,怨恨我弟。現在想想,其實也不應該,應該體諒老爸。“子欲養而親不待”,現在怨恨都沒機會了,他死掉了。現在會反省了,才有這樣的認識,不然像以前,怨恨上來了,真是沒完沒了,就像湧泉一樣。去年我老爸過世之後,他人都死了,我有時候想起來還是怨恨他,我就問自己這是怎麼回事啊,怎麼連個死人我還是不能原諒啊,怨恨就導致自己痛苦和難受。後來,看了一些傳統文化方麵的書、佛教方麵的書、修心修德方麵的書,自己的心理才有所轉變。

不管老爸他對也好錯也好,因為他是你的親人,親人你就包容他。老爸肯定很多地方不對,但是應該包容他寬恕他,沒必要因為怨恨讓自己受傷。這樣去想一是為了讓自己少點痛苦,另外也是認識到了自己也有錯。我現在專找自己的錯,不找他人的錯,自己改造自己,我現在改掉了身上好多壞習慣。以前睡覺、起居不規律,現在比以前規律多了;工作上也進步了;與同事相處也能處的來了;心智也比較成熟了,不像以前那樣愚昧無知。

我覺得我比去年進步一點吧。現在心態比較穩定,生活也比較有規律。過去的工作和經曆對我的心理和身體都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必須調整和改變,否則我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現在喉嚨好多了,有時候已經感覺不出難受了,什麼藥都沒吃,就是生活規律慢慢養好的。

將來落葉歸根,蓋了房子回家,就這樣,我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平淡的走過一生,比我老爸強一點。我老爸他是不幸的,他一輩子沒過個一天好日子。

我自己條件也很差,我自己幾斤幾兩我自己知道,差的地方很多。身體心理都不太好。我身體不好,我很瘦,容易著涼,熱著啦也不舒服,視力差,我現在的視力是0.3和0.5。導致是視力差的原因一個是上班的時候光線不好,又總加班;還一個原因是我比較愛看書,看得久了,肯定有影響。

從情緒方麵來說,我的情緒有時還是不很穩定,還是有失眠的情況,當然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了;現在失眠,還能接著睡著,不像以前,以前會徹夜不眠。

從心理方麵來說,我覺得我的意誌還不夠堅強,自信和自尊方麵也不夠。以前我都不知道自尊是什麼,現在我覺得,我比以前進步了,這就值得表揚。不像以前,一年比一年差。

曾國藩傳播儒家思想,孝悌治天下,挺佩服的。我讀了一些佛教方麵的書了,印象最深的是《了凡四訓》,主要是講行善,做好事,首先把自己的過改了,你就可以改變命運。我暫時還沒有改變命運,但是我的心態改變了。心態和命運肯定是有關係的,心裏麵怎麼樣,你的命運就怎麼樣的。你心裏邊的念頭,都在成就你的命運。我現在的命運還是挺苦的,以後慢慢走入正軌吧。就像佛家所說,身為苦本。 人生這一趟,不幹點事兒也不好啊,有了家有了孩子,你就有事兒幹了。人的基本欲望還是有,你看到喜歡的人,心會動啊,情欲啊。我也就是尋常人家的人,沒有什麼不同,有的是最基本的那些欲望,成家啊,孩子啊;年紀大了以後,做爺爺奶奶;我所能實現的就是一個平常人家。

討論:

情感 - 痛苦的根源,不倦的追求

當我去思考蘇浩民的故事的時候,想要抓到某條主線的時候,我看到的是:蘇浩民一直在去破解感情的痛苦,並在此基礎上尋找感情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