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社區的靈魂,社區的物資條件就像人的軀體,文化就是人的靈魂。大多數的城市小區隻有骨頭和肉,沒有靈魂了。沒有靈魂應該還是可以叫社區吧,就像人沒有靈魂也是人吧,隻不過這樣的人更像行屍走肉。
文化的戰場 - 自己搭台自己唱戲
北京工友之家的重要工作立足點是:倡導新工人文化。這裏從三個方麵來說明新工人文化的涵義。(1)從文化的主體性上來說,新工人是主體。文化主體性說的是,一個文化表現的是誰的生活,代表的是誰的視角。我們所說的新工人代表的是2.63億從農村到城市的打工者。(2)從文化所代表的價值觀來說,新工人文化的核心是勞動價值觀,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這體現在各個方麵,從收入來講,工人應該獲得公平合理的工資;從勞動關係來講,工人的勞動力不能被簡單等同於一種成本,人不是商品,不能被簡單等同於勞動力。從文化所代表的思想和道德上來講,新工人文化反對資本文化和資本霸權,資本文化的典型表現是拜金主義、消費主義,資本霸權已經導致資本對權力的操控、對資源的掠奪和對人性的泯滅。 (3)從新工人文化的功能來說,是希望廣大工友可以麵對現實,而不是選擇逃避和麻木。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社會如果不敢於真實麵對自己的現實,那麼就沒有希望。現實很殘酷,麵對它讓人痛苦,由於認為無法改變,麵對它感到無力。所以,工友們個體因為無力改變現實大都選擇逃避:有的逃避到網吧遊戲、看娛樂大片和韓劇;有的逃避到小家庭生活和愛情裏;有的逃避到形式反叛裏,比如最近受到關注的“殺馬特”現象。
麻木的典型特點是對該發出反應的事情沒有了反應。我們人的機體能夠對外界做出反應是因為我們具備豐富敏感的神經係統,這樣,我們可以避免身體受到傷害。當人的精神麻木,會對各種精神折磨失去痛感。沒有了痛感就失去了反應能力,就會失去任何抵抗能力。麻木的狀態也許在很大程度上等同於失去靈魂的狀態,隻剩下一個物質的軀殼。記得在一次討論會上,一個大學生問孫恒最初開始從事他現在的工作的動因,孫恒想了想說:“如果說最初的動因,那是因為我感覺非常迷茫和痛苦,痛苦得經常失眠;但是,同時,我相信這世界上一定有一條道路。”我觀察和體會到了工友在受到侮辱後的憤怒,和在辛苦勞作後身體的困乏,這些讓工友很難麻木,但是工友會主動尋找讓自己陷入麻木狀態的方式,哪怕這種麻木狀態是短暫的。也就是說,逃避行為的結果是陷入暫時麻木的狀態,以便暫時失去痛感。
文化需要載體和表現形式。從資金上我們沒有財力去占領主流的舞台;從文化認同上,我們沒有興趣躋身於主流的舞台,所以在2009年1月的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上,我們提出了“自己搭台自己唱戲”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