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裏木湖不需要水怪這樣的噱頭。以水怪這樣爛了街的噱頭來“包裝”賽裏木湖,基本上是本末倒置,甚至是對這片絕色山水的作踐。
賽裏木有清澈如鏡的一波碧水和鋪滿湖畔的爛漫的山花,就足以卓爾不凡。
2013年,我終於第一次紮營在山花爛漫的賽裏木湖畔。
那一次尚未至湖邊,便遠遠看見了密集的花朵,那些以黃色為主調的野花鋪天蓋地而來,明亮而耀眼。賽裏木湖畔絢爛的花朵,在群山懷抱中徐徐蕩漾開,似乎是湖水的外延,或者說,是湖水另一種狀態的存在。
我們的隊伍幾乎是下車後衝向那些花朵的,事實上我看到其他的隊伍也差不多。大家在花海中相互嬉戲,擺出各種造型,拍花、拍人,以不同的方式企圖將花海的絢爛留作記憶中的永恒。
群山之間的賽裏木天氣多變,天空一會兒濃雲密布,一會兒陽光明媚,一會兒又雲淡風輕,而那些如錦的山花也隨之顯露出不同的氣質,或在陰鬱的蒼穹下濃鬱而優雅,或在明媚的陽光下熱烈跳躍,或在雲淡風輕中寧靜而從容。
在那樣雄奇偉岸的雪峰之下與浩淼明澈的湖水之畔,綻放的山花勾勒出了賽裏木湖最明豔的章節,讓山峰變得輕盈,讓湖水變得熱烈而瑰麗。
站在花開的岸邊,伸手觸摸那清澈的湖水,頓時,賽裏木湖那冰涼的感覺直抵心扉,久久不散。
【背景鏈接】
賽裏木湖位於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西南端,是新疆海拔最高、麵積最大的高山湖泊。當代的賽裏木湖雖然較丘處機時代要小一些,但是湖泊麵積仍然達454平方公裏。湖麵海拔2073米,湖水最深處達92米(一說86米),湖東西長30公裏,南北寬27公裏,總蓄水量210億立方米,屬微鹹湖。賽裏木是蒙古語,意為山脊上的湖泊,還有著三台海子、天池這樣的俗稱和別稱。
曆史上,當地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牧民每年7月底、8月初都會在賽裏木湖畔舉行那達慕大會。但是如今,為了減少人車碾壓植被破壞生態,賽裏木湖畔的那達慕大會已經遷移到了博樂市新修建的賽馬場舉行。2007年開始,當地相關部門每年初夏在此舉辦環賽裏木湖公路自行車賽。
【關鍵詞】
·高白鮭:賽裏木湖因為是封閉的高山湖泊,所以自古無魚。
20世紀60年代起,當地人便嚐試著往湖中投放魚苗,前前後後投放過30多種魚苗,但都未能存活。1976年,賽裏木湖首次引進冷水魚類試養成功。1998年,當地開始引進原生活環境與賽裏木湖頗為相似的高白鮭等魚種,1998—2003年連續6年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和凹目白鮭卵,終於使這種原來生活於貝加爾湖、鄂畢河等流域的冷水魚在賽裏木湖繁衍生息。
高白鮭肉質細膩,脂肪含量高,出肉率高,魚肉的不飽和脂肪酸高達35.6%,是普通魚類的3~4倍,從而保證了白鮭魚肉質纖維短,口感極細嫩,如同豆腐,故又稱“豆腐魚”。
·丘處機:很多人都是從金庸的小說中認識丘處機的。丘處機的確是一代宗師,隻不過他並非武林泰鬥,而是中國道教史上龍門派的創始人。丘處機十九歲出家,拜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為師,自號長春子,因而也被後人稱為長春真人。丘處機與新疆的交集是在其七十二歲以後。當時西征的成吉思汗自感精力日衰,大限將至,便一門心思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這時手下有個叫劉仲祿的大臣向成吉思汗吹噓說,有個丘處機已經活了三百多歲,有長生不老之術。於是成吉思汗萬裏迢迢遣使敦請丘處機,“逾越山海,不限歲月,期必致之”,總之不管路有多難,時間有多長,丘處機都得來。於是丘處機曆時三年,一路西行,終於和成吉思汗相見。《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載,成吉思汗一見丘處機,立刻就問:“真人遠來,有何長生之藥以資朕乎?”丘處機答道:“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也就是說隻有養生之道,沒有什麼長生不老藥。成吉思汗聞聽雖然頗為失望,但還是前後三次聽丘處機講養生之道,大為讚服,《元史》上說,成吉思汗十分尊重丘處機,不稱其名,隻稱丘處機為“神仙”。
丘處機當年遠赴阿富汗謁見成吉思汗,一共攜帶了包括李誌常、尹誌平等十八個弟子,後由李誌常整理,編纂了《長春真人西遊記》兩卷,上卷記載了西行的經過及見到成吉思汗之後的情況,下卷則記載了東歸的行程,為蒙元時期的新疆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椿園七十一:椿園七十一的正式名字就是七十一,椿園則是他的字,大概是七十一這個名字過於怪異,所以後人一般稱其為椿園七十一、長白椿園氏、長白七十一椿園、椿園氏七十一、滿洲七十一等。七十一為滿洲正藍旗人,姓尼瑪查,乾隆十九年進士,曾在新疆任職,其所著的《西域聞見錄》一書有著很高的文獻價值。該書不僅記載了當時新疆乃至中亞、印度北部一帶的山川、氣候和物產,還記載了這些地方的軍事駐防、城鎮方位、官員設置、地名來曆、古跡、建築、稅收、商品貿易、宗教、語言文字以及婚喪嫁娶等各類民俗。後人對該書評價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