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魔幻:從禾木穿越到喀納斯(2 / 3)

較之禾木,喀納斯的景色則更為濃重和魔幻。

喀納斯景區的景色重點不是在喀納斯湖,而是在臥龍灣、神仙灣那幾道河灣。秋天的時候,那裏最為斑斕與濃烈,讓人驚奇於大自然的色彩竟會如此肆無忌憚地潑灑。在那裏,幾乎任何光線下都能感受到喀納斯的魔力,換句話說,無論在什麼樣的天氣情況下,喀納斯都會展現出不同的、出人意料的精彩。

2014年我在喀納斯的時候恰逢下雨,我端著相機跑到了雨中臥龍灣,原本不抱什麼希望,誰料卻意外地發現,在雨中,原本斑斕而空靈的臥龍灣,色彩驀然變得凝重而油潤,飽滿得仿佛就要張裂開來,彌漫著幾分憂鬱般的優雅。

後來我再趕到月亮灣的時候,則雨水驟疾,傾瀉天地,難以拍攝。我想,也許上蒼此次隻讓我見識一個與眾不同的臥龍灣便足矣了吧。

2007年十一的時候我帶隊從禾木穿越到喀納斯,趕到禾木,則是遭遇到了風雪。進山的時候,碰到很多也準備穿越喀納斯的領隊,紛紛打算放棄,也勸我沒必要再進去。我猶豫再三,還是決定碰碰運氣。

進到禾木村的時候,舉目四望,果然黃葉盡落,一片蕭索。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當我們爬上山坡,一轉彎,進入山中的時候,頓時便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

或許你可以想到那裏的美麗,但是你絕對想不到那裏此刻竟是如此的美麗。

左側的山坡上,墨綠、金黃的樹木以及黑褐色的土地被積雪點綴著,像是用雪勾勒了一個白色的輪廓,樹木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山峰最頂端的樹林上似乎被包裹了一層潔白的糖霜。這是一種上蒼營造的迷幻與妖冶,沒錯,是妖冶,妖冶的美麗,瘋狂的美麗。

風雪造就了這種美麗,如酒般沁人心脾。

我對景色的擔心在這籠罩的美麗中煙消雲散。如果我們在風雪中卻步、在寒冷中退縮,那麼,我將永遠體驗不到這樣的美麗與震撼。是的,上蒼總是厚愛執著的人。

這一天,我們在一路童話般的世界裏穿行,濃雲逐漸四散,陽光舒展著每一條光線,鋪滿山穀,高處被霜雪包裹的樹木,在陽光的懷抱中晶瑩剔透,細膩、靜雅、沉鬱而幽遠。

在這婀娜的樹木、沉靜的白雪與蒼遠的山巒間,時間在刹那間窒息,窒息於這裏絕色的冰雪。

我想,這大約就是喀納斯與禾木如此誘人的原因吧。無論風霜雨雪,都無法掩蓋喀納斯與禾木的美麗;無論風霜雨雪,喀納斯與禾木都能展現出不凡的氣韻與細節。

大體來說,從禾木穿越到喀納斯,靠近禾木一側的沿途,景色相對更為斑斕和秀麗。

從那座搖搖晃晃的橋出發,登上山坡,首先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的草原,秋天的時候,牧草已經被收割,草地是徹底的金黃,猶如秋日裏溫暖的地毯。進入山中,沿馬道而行,一種令人心碎的華美便頃刻間撲麵而來。天空如洗,藍得讓人無法相信,白樺、落葉鬆、不落葉鬆共同在山穀間肆意舒展著濃麗的顏色,抬眼望去,展現在你麵前的是一幅延綿不絕的秋日畫卷,雄渾而又秀麗,豪放而又精美,不禁讓人訝異:上蒼,竟然給塵世間留下了如此一塵不染的絢爛華彩。

記得我十幾歲的時候,父親曾拿回來幾張風光照片的小樣,那時我不知道畫麵上是什麼地方,但立刻被畫麵中那令人震撼的美麗一擊命中,驚歎世上竟然有這樣美麗的所在,於是將那幾張照片收藏了數年。那時便曾想過,這是哪裏?我此生能否也能去那裏拍下這樣的照片?

沒有想到的是,當我第一次穿越禾木到喀納斯時,少年時那幾張照片的畫麵竟突然在我眼前出現,以一種猝不及防的方式與我相遇,我甚至在一刹那間懷疑自己的雙眼,隨即恍然大悟,繼而欣慰而欣喜。對我來說,那些景色仿佛是一位老友,十幾年來一直在靜靜等著我的到來,陌生而親切。

而在靠近喀納斯一側的穿越途中,景色則相對更為凝重和寥廓,視野也愈發舒展。

越臨近喀納斯景區,金黃的鬆林便愈發密集,金黃的西伯利亞紅鬆在鮮亮的陽光中,濃烈而華美,藍天、白雪和這些金黃的落葉鬆構成了一種既跳躍又純淨的圖畫,了無人間煙火氣。

2014年我們從喀納斯穿往禾木,清晨從喀納斯景區逐漸爬到山頂,回首來路,喀納斯在山凹之中,像是一艘尚沉睡在港灣中的小船,靜謐而安詳。朝陽的光芒漸漸爬滿了身旁那些堆滿積雪的山峰,使山峰披上了金紅的光澤,巍峨的山巒在鬆濤之上巋然而立,整個世界在一刻之間噴薄出聖潔而磅礴的氣息,充滿天地,瑰麗而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