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探清夢居(1 / 3)

序曲探清夢居

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大峽穀北部,有一片疏密有致的人造鬆林。在鬆林東側下坎處的空地,有一座用石頭壘起的寺廟,遠遠望去,那寺廟像是與山連體凸現的岩石包。寺廟門檻的下沿,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這條小路直通山下由出家人取名叫“永樂泉”的小河。

晌午剛過,晴朗的天空萬裏無雲。但假若你站在半山腰,冷風吹來,那種透涼空曠的無助,會給你帶來莫名的壓力。或許,不遠處的沙漠還會讓你聯想起牧馬人獨走沙漠時那空寂的鈴聲,或者說藏隱寺廟的地方總會讓俗人感受到一種孤獨和清冷。大凡來這裏的人,都想忘記塵俗,忘記曾經的過往,在清靜地領悟佛法的同時,體味與天地同樂的安詳。

一輛CTS凱迪拉克吉普車駛向盤山道,繞過米德湖,在臨近大峽穀北端一處半山腰的空地停了下來。一對中年男女從那輛豪華型吉普車上下來,其中那位女士指著那座寺廟說:“老公快看,那兒,清夢居。”

那位男士戴著眼鏡站在車的右側點點頭,有些茫然地望著,沒有答話。

女士走到老公的身邊,她感受到了老公的情緒變化。

“老公,真不知道拉斯維加斯還有這麼美的一個地方。”

“是啊,豔茹。清夢居不隻中國有,美國也有。”

老公溫和地對太太說:“這裏蒼鬆翠柏相連,碧綠綿綿無盡地擁抱這半山間的清夢居,心的足跡到這裏好像就皈依了佛門,有一種縹緲欲飛的感覺。”

“聽說來這裏出家的中國人,大多都是賭徒,有的輸得傾家蕩產,有的被男人拋棄……”

“一個女人,如果心死了也就無欲無求了。”

“下午兩點多了,我們上去小艾能不能見我們?”

“進入佛門,一切皆空。聽說她現在的法號叫無塵。”

“走吧。”叫豔茹的女士催促著,並拽了下老公的衣袖。

兩人順著石頭鋪就的台階路,向半山間的清夢居走去。

寺廟的四周,石頭路旁,清潔無雜草。早春的四月,這裏已是滿山花香了,還有那含苞的花蕾正等待那春風輕拂,滿地便是花的世界。但奇怪的是這半山間吐露的花色都是些白色、紫色、黃色,眼光尋遍沒見紅色。這出家人真會選清靜,就連靈性的花兒,座側佛門也蘊含了禪意。

寺廟前廳,住持安排一位年輕的小尼引領著這對夫婦,繞過菩薩安住及善男信女朝拜的前廳。在一拐角處,這對夫婦被引領到知客堂等候。這時,一位光頭、臉色微黃的中年女人,身著法衣道袍,在那位小尼的引領下,緩緩地從裏屋走出。她,無塵,望上去,熟悉的人便看出是剃度後的小艾了。她頭頂青亮,剛長出發茬的頂端有幾處撞傷的疤痕,青白的麵孔沒有一點血色。但她目光平和,表情淡定,對來訪者到來既不驚喜,也不驚慌失措。

那位男士站立在門的左側,看著皈依佛門後的小艾在心裏惋歎:“三年多了,她的歸宿竟是這半山間的清夢居。”

“小艾你好!”那位叫豔茹的女士熱情地走向前去問候。

“施主請留步。”那位小尼低聲說道。

隻見小尼和無塵打著手勢,講著啞語。又見無塵晃頭不語。

這時那位小尼麵向來訪的兩位額手稱道:“阿彌陀佛!無塵患失語症多年,不能講話。且無塵是無國籍的人,她無親無友。小艾是誰?無塵不認識。施主,請回吧。阿彌陀佛!”

豔茹趕忙掏出一對淡綠色玉鐲,拿出一個,右手舉著對無塵說:“這個……是你的那個……你忘了麼?”

無塵已轉身欲回裏屋,但看到豔茹手中的玉鐲,略一怔,隨即搖頭,轉身緩步離去。

小尼馬上代為回話:“無塵本來無一物,何來施主淡綠鐲 ?”

小尼說完,陪無塵緩緩地向裏邊走去。

那位男士自始至終站在門廳的一角,眼裏噙淚,默然無語。當他聽到小尼代無塵的回話,他想起了唐代佛門惠能大師對虛無的最高頓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