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朱德與衛立煌(2 / 2)

1938年下半年,由於日本侵略者調整了華北戰場的軍事部署,衛立煌決定退守中條山。為了安全起見,他同朱德聯係,準備繞道延安。中共方麵立即給予答複,歡迎衛立煌來延安。

衛立煌到延安後,受到延安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滕代遠、蕭勁光等人出城迎接,這一切使衛立煌非常感動。在歡迎宴會上,毛澤東對衛立煌說:“八路軍深入敵後,存在著很多困難,彈藥消耗量很大,沒有子彈怎麼打日本鬼子……”希望衛立煌給予幫助解決。衛立煌當即答應。回到西安後,衛立煌立即給八路軍調撥了子彈100萬發、手榴彈25萬發。衛立煌在延安時還參觀了抗大,並作了即興講話,號召大家團結禦敵,收複一切失地。

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後,掀起了抗戰後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在製造了一係列的慘案及事件後企圖進一步擴大事態,但受到我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有力反擊,麵對孫楚、朱懷冰等人的求救信,衛立煌置之不理,就連蔣介石打電話要衛立煌趕走八路軍時,衛立煌也以影響抗日為由給予拒絕,氣得蔣介石大罵衛立煌沒有政治頭腦。後來,蔣介石不得不下令讓衛立煌和朱德談判。1940年5月上旬,朱德與衛立煌在洛陽會晤。二人久別重逢,彼此十分高興。在衛立煌舉行的歡迎會上,朱德強調了國共兩黨團結的重要性,他說:全國人民需要這種團結,國民黨的大多數需要這種團結,共產黨、八路軍堅決要求這種團結,這種團結必須建立在進步的基礎上。隻有這樣,才能克服困難,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洛陽會談,進一步增加了兩位將軍的友情。

衛立煌對共產黨八路軍的態度,引起了蔣介石的極大不滿,對衛立煌橫加指責。衛立煌據理力爭,使蔣介石下不來台。最後,蔣介石勸衛立煌休養一段時日,衛立煌負氣答應,他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之職由何應欽代替。此後,衛立煌雖然數次被委任,但都是蔣介石讓他來收拾殘局甚至當替罪羊,他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不複當年。

抗戰勝利後,一身賦閑的衛立煌於1947年夏出訪歐美等國,回國後不久便遭到蔣介石的軟禁。1949年初獲釋後去香港。中華人民共國成立時,衛立煌致電毛澤東主席祝賀。1955年衛立煌從香港回到祖國,曆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等職。1960年1月17日,衛立煌在北京逝世,終年64歲。

rihgt(作者:延安革命紀念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