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製改革蓬勃發展,我市創建了一批職業高中。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職業高中的誕生、發展、鞏固提高為北京市經濟的騰飛、社會進少和發展第三產業的需要培養了一批批專業人才,同時也促進了中等教育體製改革、在職業教育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指出:一定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變職業技術教育薄弱的狀況,力爭職業技術教育有一個大的發展。可以預計,職業高中必將成為我國現階段辦學體製中一種不可了缺少的學校類型,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和特殊作用。
但是,圍繞職業高中的辦學實踐也遇到一係列的問題耑要回答,一係列的困難需要解決。如:職業高中究竟屬於哪種類型的學校?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與中等專業學校、與技工學校有什麼區別?有什麼聯係?又如何溝通?現有教育體製中職業高中起著什麼作用?處於什麼地位?等等。這些問題]!:納起來主要是:應該明確職業高中的性質與任務是什麼?
―所學校是什麼性質的學校,首先應看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社會上的應用,就是說要由學校的社會職能來決定它的性質。
普通高中是要完成普及和提高社會成員的科學文化水平的任務,是為了進一步實施大專類專門教育的基礎教育,即為大專院校各個專業提供合格的生源。這是大家熟悉的事,就不再多說了。五十年代我國所開辦的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口大的作用,培養了大批人才,對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發展到八十年代的今天,經濟體製改革、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四化建設的高速度發展,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再有,在城市要適應提高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和發展第三產業的需要;在農村要適應調整產業結構和農民勞動致富的要求。因此,就要造就數以億計的工、農、商、醫、財等各行各業有文化、懂技術、業務熟練的勞動者。由於教育體製上的限製,對社會急需的缺門短線的專業和工種,對新興專業以及新的人才層次越來越多的社會要求,使得原來部門所有的中專校、技工學校越來越不能適應要求。雖然它們可以經過調整以提高適應性,但在規模上、專業傾向上、經濟投資、師資及校舍設備上仍難以及時跟上。尤其是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人才需要量之大,中專、技校就更難以適應了。職業高中是特定的曆史條件下的產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上來。首都四化建設的發展需要大批初、中級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技術知識的勞動後備力量,而單一化的中等教育結構;既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嚴重脫節,也違背教育的客觀規律、不符合大多數中學生的實際。所以,改革中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高中,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在國家財力投資有限的情況下,將一部分普通高中改辦成職業高中,就成了投資少、見效快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最佳選擇。發揮這些普通中學的優勢,已具有校舍、教師、經費和辦學幹部,業務部門提供專業師資、實習場所和專業技術教學經費,二者結合具備了起碼的辦學條件,以解決業務部門對人才的急需,於是,一個由教育部門和急需用人的業務部門協作辦學的職業高中的類型的學校就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誕生和發展起來了。
《決定》指出: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逐步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又能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係。職業高中在其中的辦學任務應是:具有普及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基本任務,但是它的主要任務應是培養青年掌握某種專門知隻和技能,畢業後能夠直接參與社會某種生產活動的教育和訓練。應當承認職業高中是一種專門教育的學校,它與普通高中有靜質的區別。它主要不是為學生報考大專院校做準備,而是麵向社會職業的需要培養合格的初、中級專業就業人員為自己辦學的主要任務,
《決定》發表前後,人們對職業高中性質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職業高中大都是由普通中學改辦的,受普教領導部門的領導、所以很容易把職業高中看作是普通教育中有著不同分工的成分,即普通高中完成升學任務,職業高中主要為學生就業做準備。這種認識實際上是把職業高中看成了普通教育的附屬品,牽製了職業高中的發展、鞏固和提高。誠然,把一些普通高中改辦成為職業高中下等於完成了中等教育的體製改革,改革中等教育結構庫實質是要改變普通中學單一升學的職能的片麵性,解決教育嚴重脫離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經濟體製改革付人才急需和盲目普及高中的實際情況。改革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壓縮普通高中的比例,擴大職業技術教育的成分,更好地使中等教育完成雙重鄺芩,從而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技術教育體係。今後普教也需要改革,增如一些技術和職業教育的成分,以利於學生多方麵,多途徑的發展,但這隻是在完成升學任務的基礎上更好地完成培養勞動後備軍的職能。職業高中的職能是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密切相結合的,它要著重進行職業的專業技能訓練,訓練的範圍不要太窄,基礎教育適當配合,以適應長期廣泛就業、進?技術革新和繼續進修的需要,同時還要重視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