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職業創造性的職業高中畢業生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創造力,他們有的人發揮創造性勞動,搞出新的工藝生產線,為工廠提高工效十倍!也有的人發揮創造性技能技巧,隻畢業一年就能修複各種難度較大的民用電器和複印機,為“三省八市”服務!還有的人,發揮了創造性的工作才能,在與外商談判中取得商品進口價格低於預計價格20%的效果。從1985年到1990年,將有十一萬多職業高中畢業生活躍在北京市的各行各業,成為城市改革的一支生力軍。這些人的創造素質無疑對首都的物質文明建設將起著重要作用。
本文試就什麼是職業創造力,開發職業創造力的幾種途徑,職業高中的職業創造教育應納入教學係統的全過程等問題進行粗淺的探討。
―、什麼是職業創造力
職業創造力,是指在某行業或專業中所特有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表現為:對某種行業或專業具有產生新異想法或做出新異事物的能力。
職業創造力,職業高中的學生人人都有,隻是具有的程度不同。大多數人具有“自身創造力”例如,在學習中,對知識產生一種新的認識,發現一種新的解題方法,找到一種新的實驗操作方法。這種新認識,新方法,新操作對學生自身是新的。而少數人所其有的“獨特創造力”是真正能產生出前所未有的想法或做出新事物,這種創造成果將是一項真正的發明。
學校應重視開發每個學生的創造力,那種認為職業高中隻是培養熟練工人,不存在開發創造力的問題,那種認為隻有少數天才學生才有創造性的想法都是不正確的,因為這種認識往往忽視對廣大學生“自身創造力”的培養。對那些表現出較強創造性的學生,更應加以重點引導,使他們不斷向具有“特殊創造力”方麵轉化,以培養出更多的創造型人才。
職業創造力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就要認真研究一下學生創造思維的形成過程。職業高中實行定向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專業,希望今後在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中充分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因此他們有很強烈的創造欲,對本專業創造課題感到興趣,願意參加職業創造性活動。這為開發自身創造力,提供了良好的非智力條件。
職業高中,在學習文化課的基礎上,通過專業課的學習,學生的思維係統已經形成了某一專業的認識結構和專業技能的能力結構,這就縮小了職業創造活動中的“結構差”為開展自身創造力準備了一定的智力條件。
在創造活動中,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得到充分的訓練,在遇到問題時,學生的思維活動,首先出現的第一個高潮是記憶顯現型思維高潮,當顯現得差不多了,思維活動暫時進入低潮,但很快思維活動開始發展,進入第二個高潮,創造性思維大多是在這個高潮中湧現出來的。
思維發展過程,即思維模式的“同化”和“順應”過程。學生不斷地將遇到的新知識,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係,使知識體係不斷得到改建和發展。因此同化過程迠知識的積累,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但是,一定的思維模式的同化作用是有限度的,當遇到原有的思維模式不能同化的新異結構時,則原思維模式就要進行改造和腳整,建造起一個可以同化新異結構的新的思維模式,這個過程就是順應過程。順應過程則是改造原有的與思維模式,建立與客觀事物相應的新的思維結構,並以這一新的思維方式進行創造,這便是創造思維的形式。
具有一定職業創造力的學生有哪些特征呢?根據我們的了解,職業高中的學生,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創造能力。往往表現出如下特征,
(一)、有較強的,較穩定的職業創造欲;
(二)、對職業的創造活動特有定向的心理傾向;
(三)、對職業的創造成果的現實性感興趣;
(四)、職業創造思維品質較高,富於想象力;
(五)、知識專而博,能預測並驗證結果;
(六)、持有好奇心,敢於懷疑,經常思考事物的新答案,新結果;
(七)、不斷設想,大膽實踐,不怕失敗;
(八)、敢於聯想,能發現問題,並能發現問題與問題之間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