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配合圖書管理專業進行語文教學的嚐試(1 / 3)

職業教育能夠迅速地培養社會急需的人才,以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圖書事業正在向現代化迅速發展。我校圖書情報專業就是要培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職業技能的中級圖書管理人員。

配合圖書情報專業進行語文教學,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為適應學生畢業後就業、深造以及應變的需要,語文教學目標有兩個方麵:一方麵是要具有普通高中的水平,一方麵是要具有直接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這兩個方麵的內容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我力求做到把語文教學大綱中“教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宇,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與培養學生的圖書情報專業基本知識和能力結合起來,將語文培養目標概括為“識字、知書、能說、會寫。”

一、識字

目前,我國圖書館藏書中繁體字占眘相當大的比例。芯圖書管理員不認識繁體字,則不具備起碼的文化水平。因此,在教學中,不但要係統複習漢語拚音,嚴格糾正錯別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熟練掌握漢字的部首、偏旁、筆順,而且學認繁體字。

從趣味性入手,針對青年人對詩詞、歌曲感興趣的特點,讓學生將時同。歌詞用繁體字抄黑板上,介紹給大家。青年人愛讀小說,那麼就向大家推薦豎版繁體字印刷的著作,如《安棘“卡列尼娜》、《牛虻》以及中國古典名著和現代繁體字刊物著作等。有係統地按邰首抄寫認讀繁體字則更為必要,每天按計劃抄寫認讀三、四個字即可,持之以恒,並常搞些小型比賽以複習鞏固。幾個月下來,學生便能基本上朗讀繁體字,掌握《簡化字總表》中的第一表和第二表。

二、知書

圖書情報工作要求學生的知識麵要“廣”,要“雜”,對於古今中外的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名人名著都能有大體的了解,知道得越多越好。這當然不是在有限的三年語文教學中所能完全達到的,所以,引導學生多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文言文的閱讀:作為圖書情拫專業的學生,應有更高層次的文學素養,才能有利於繼承和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才能在工作中不失主動。大量閱讀文言文還能夠訓練清晰的思路、簡潔的語言、論證的技巧,教學中,除按教學大綱的要求,使學生掌握文言文的規律,讀淺易文言文和熟練掌握句讀外,還要盡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麵,以增加知識廣度,因此,舉辦了“中國文學史”講座,精選了二十多篇在曆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文章,印成講義,從作者、背景、手法等各方麵作係統講解。這樣,學生對於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些人物、文選、流派等都有大概的了解,同時提高了閱讀能力。

現代文的閱讀:輔導學生掌握精讀和瀏覽等閱讀方法。課文中的講讀篇目必須精讀。並以這些課文為範文,輔導學生進行對文章內容與形式的規律性的研討。對有些篇目進行摘錄立卡、背誦、改寫等,以加強記憶和理解。掌握精讀法是為學生進一步深造和掌握其他讀書方法打下基礎。在學會精讀的基礎上,重點使學生掌握瀏覽的閱讀方法。圖管理人員麵對的是浩如煙海的圖書資料,瀏覽是必備的一種能力。安棑學生在課下用四問(文章寫的內容是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你有什麼看法?)讀書法瀏覽課文或指定文章,課上進行討論並整理寫出“內容提要”、“簡介”、“簡評”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有了提高,也解決了語文課時少的矛盾。號召大家多讀書、博覽群書,提倡用課餘時間和假期,有計劃地按圖書分類係統地瀏覽。學校圖書館對學生開放,允許借閱和閱覽並整理圖書,為學生進行圖書分類工作打下一定基礎。

三、能說

圖書是信息傳遞物,而管理人員則是信息傳遞的媒介。圖書館工作不僅是保管、借閱圖書,它還擔負著組織信息交流和生產、科研協作等任務。圖書館工作人員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具有廣泛的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無疑對發揮圖書館作用有極大促進,因此,結合職業道德教育,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是必要的。

我采用多種方法,給予各種機會,使學生人人都能在大眾麵前大膽地談。利用課堂提問、小組討論、五分鍾雜談、文學作品朗誦欣賞、口頭作文、演講比賽、專題辯論、書評、模擬記者采訪、接待讀者、向大家推薦一本書等各種形式經常地進行訓練。

高中學生接觸的生活廣泛,汲取的知識日益豐富,思維的批判性也相應地得到發展。他願意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傾吐感情、發表見解。“五分鍾雜談”就是給他們以傾吐的機會,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方法。每節課拿出五分鍾,輪流由一至三名學生“講話”,雜談內容可以是見聞、評論、小品等。要求逐步提高其文學性(語言流暢、準確)、藝術性(語調、語式、節奏、語氣。)和社交性(儀態、禮節、文明用語、吸引力等、“五分鍾雜談”到口頭作文直至即興演講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進步很快的,生在區舉辦的演講比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