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加強實習工作培養合格幼兒教師(1 / 3)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在辦學目標上,都是為了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都要為“四化”建設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在具體的管理原則和方法上也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但職業學校也有許多自身的特點,如: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規定了人才培養的規格和任務,有極強的專業性和定向性;職業學校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還十分強調本專業的獨立操作能力,因此,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在職業學校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等等,這些特點,決定了職業學校必須把課內課外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暈的一條重要途徑,除安排好一般的教學內容之外,還必須大力抓好實習工作。這是因為,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實習是將認識運用於實踐的過程。通過實習,既可以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也可以檢驗認識本身,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到正確的東西。沒有這一步,僅僅限於課堂知識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是不完整的,他們掌握的本領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實習,是職業學校對學生進行全麵教育訓練的重要環節,是完成從學生到工作人員這一轉變的不可缺少的一課。而對於幼教專業的學生來說,實習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

幼兒教師擔負著對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麵發展教育的任務,所以在培養幼師學生的過程中,除了要組織好文化課教學,使學生達到具有相當於高中的文化水平外,還要組織學生學好幼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和音樂、舞蹈、美工等技能技巧課,成為一名既懂教育理論。又能彈會唱。能歌善舞。能朗誦,會講故事的多麵手。幼兒教師還應具有會組織幼兒一日生活、能啟發幼兒智力、向幼兒傳授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不可能僅僅通過課堂教學就培養成的,必須到實踐中去鍛煉,去培養。因此,在三年製的幼兒師範學校裏必須安排一定的見習和實習。通過實習,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教育理論和教學原則的理解,培養從事幼教工作的實際能力。實習期間,學牛們比較全而、深入地接觸了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和天真活潑的孩子,進一步了解了幼教工作的性質、任務和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又通過實際工作,檢驗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組織能力。找到差距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真可謂一舉數得。所以安排好實習工作,是全麵提高幼教專業學生素質的重要環節。

應該如何安排實習工作呢?我們認為:在三年製的幼[師範學校裏,必須安排好結合專業理論課教學而到幼兒園進行的見習和保育員實習與教養員實習。根據幼教專業的特點,這種見習和實習,應貫穿於學生三年學習生活的始終,使學生在課脅教學和實際鍛煉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縮短從學生到幼教工作者之間的距離。因此,在具體安排實習工作時,必須堅持珅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唔則,根據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和特點,有側重地安排好實習的時間、地點和內容,並提出相應的要求,以確保實習、見習活動的效果像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幼教專業,她們中的許多人僅僅是憑著一種喜歡孩子的心情報考了這個專業,對專業的情況苯本上不了解,一般地說,對學好這個專業所要付出的辛苦也沒什麼精神準備,因而,在遇到困難時,往往容易產生情緒上的波動,甚至動搖。因此,一年級的主要任務是了解幼兒園。在入學後的第一學期,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見習,時間相對集中,與入學教育相結合。在這段時間中,我們諳幼兒園領導給學生做報告,請往屆畢業生談工作體會,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見習半日活動,聽幼兒園老師給小朋友上課等,使學生在看、聽、接觸的過程中,了解幼兒園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體會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鞏固專業思想,樹立努力學習的信心。第二學期組織學生再次到幼兒園見習並觀摩高三實習生的教學活動,讓她們從自己同學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將來,建立起努力學習的決心和勇氣。

二年級開始學習專業理論課,結合“幼兒衛生學”、“幼兒心理學”的教學,我們一方麵在平時結合理論教學的重點章節到幼兒園去見習,通過實地觀察和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麵,我們又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到幼兒園進行兩周的保育員實習。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確保育工作的內容、職責,認識保育工作的意義和保教並重的重要性,並初步掌握護理和組織幼兒日常生活的技能,培養勞動觀點。在實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驗證了課堂上學到的理論,並加深了理解。例如:通過組織幼兒進餐前的安靜性遊戲,不進行劇烈活動的這一工作實踐,使學生加深了對“幼兒衛生學”的有關知識的理解。又比如:我們要求學生分析一名幼兒的心理活動,根據不同年齡的幼兒所表現出的不同特點,加深了對“幼兒心理學”有關知識的理解。兩周的時間,使學生不論是勞動觀點、勞動能力還懸身體素質方麵,都得到了鍛煉,同時,也進一步感到學好專業知識的重要,這就為三年級的進一步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年級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後一年,我們根據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最後一年的時間,安排學生更多地接觸幼兒園,以使學生在正式進入工泎崗位之前,更多地了解自己將要從亊的工作,尤其是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了解,盡可能充分地做好思想上和業務上的準備工作,為順利地完成從學生到工作人員的轉變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安排三年級的實習工作時,我們采取了集中與分散兩種形式:分散,是指根據教學內容,有計劃地安排學生每周一次用半天時間到幼兒園見習,見習的主要內容是幼兒園的各科教學,目的是通過見習體會教學方法的使用是否合理,教具的準備、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符合兒童的特點,教學效果怎樣。見習之後,由學生根據教法課上所學的知識進行評課。在每門教法課學完後,還要由學生在模擬的教學環境中上一節課,以檢查學生掌握教學方法的情況。這樣做的好處是及時將課上所學的內容與實際結合起來,從看、評到自己動手實踐,逐步加深印象,理論知識掌握的較為牢固。集中,是指四周的教養員實習。這是幼師學生在校三年中時間最長、要求最高、所受鍛煉最大的一次集中實習,是走上工作崗位前的總練兵。在四周的時間內,學生要以幼兒園教養員的身份從事教育教學的全麵工作,要組織孩子上課、遊戲,開展各種活動,要自己動手準備各種教具,還要接觸家長學會做家長工作等等,任務十分艱巨,每個人都麵臨著很大的考驗。學生入園後的前三天為見習期,通過認真地看、記,了解幼兒園教養員工作的全部內容,熟悉孩子,並根據教學計別,做好七課、遊戲等工作的準備。從實習的第二周起,學生就要開始獨立工作。四周的集中實習,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這就為蘿生成為正式的幼兒教師做了準備。

我們在組織實習的工作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做好實習的組織工作,是充分發揮實習這一重要教學手段作用的保證。我們認為:要搞好實習工泎,必須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要有明確的實習要求:

報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實習工作,每次的實習目的和任務都有所不同,在實習前務必使學生明確實習的內容、職責。同時,為了防止單純勞動觀點,達到通過實習加深理論學習的目的,每次實習中都布置作業,還要求學生根據實習中進到的情況,研究一些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問題。這樣不僅使學生在實習中豐富了課堂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也對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細致安排實習中的各個環節

實習時間不長,學生分散在多個幼兒園,為了保證實習工作的順利完成,應該步步有要求,抓好每個環節:

動員階段:通過學習幼兒園的崗位職責、幼兒園常規、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材料,以及請優秀保教工作者介紹經驗,學校做實習動員工作等,提高學生對實習意義的認識,明確職責。同時,也要規定必要的紀律要求。

見習階段:時間不長,要組織學生熟悉幼兒、熟悉常規,製訂好一周的教育教學計劃,做好工作準備。

實習階段:學校領導和本校指導教師,應深入實際,發現問題及時指正,抓好實習小組會;在實習後期,可組織一些觀察活動,以取長補短。教師之間要及時溝通情況。

總結評定階段:要求學生寫好實習總結,組織好以實習園為單位的總結、交流工作,寫好實習評語,對學生的實習表現進行全麵衡量,屈校後開好總結交流會。

3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實習,主要是學生自己的活動。而幼兒教育是一門有創造性的科學,在教學形式上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因而在實習中要求學生要善於學習、觀察,勤於開動腦筋,敢於創新。同時,實習中還要發揮實習小組的作用,組織好實習小組的各項活動,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經過幾年來組織實習工作的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實習工作的重要性。我[門感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地組織實習工作,符合幼教專業學生的特點,遵循了實踐——認識——實踐的認識規律,解決了學生在學習中麵臨的主要問埋,使學生的認識由淺入深一步步提高,專業知識水平也一步步接近一名幼兒教師的標準。使學生不僅從書本裏,更從實踐中學到並拿捶了倣一名幼教工作者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本領,對學校的教師來說,學生的實踐也是對教師工作的全麵檢查,它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也督促了學校的教穿教學工作。因此,職業學校要提高辦學質量,培養合格的畢業生,必須緊緊抓住實習這一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