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裏,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子。它們是一對朋友。馬在外麵拉東西,驢子在磨坊拉磨。貞觀三年,這匹馬被玄奘選中前往印度取經。
17年後,這匹馬馱回了佛經。它重到磨坊會見驢子。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曆:浩瀚的沙漠,高聳的山嶺,肆虐的風雪,洶湧的波瀾……那神話般的境界,使驢子聽了極為驚異。驢子哀歎道:“你有多麼豐富的見聞啊!那麼遙遠的路,這連想都不敢想。”老馬對它說:“其實,我們跨過的距離是大體相等的。當我向西域前行的時候,你也一步沒有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按照始終如一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圍著磨盤打轉,所以永遠也走不出這狹隘的天地。”
傑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並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於機遇,而在於有無人生目標。作為中學這個人生的黃金時期,我們完全可以切合實際地選擇自己所想追求的理想生活。簡單地說,就是要給自己選擇一種職業理想,並為之不懈努力。現在很悲哀的是,有的學生在報高考誌願時,連自己喜歡做什麼,向往什麼職業都不清楚,更何談遠大的理想與誌向?一個人有了最初的職業理想或願望,才能激勵自己突破平淡的生活,奔向理想的目標。反之,一個人如果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並讓自己的心神專注在這一理想上,就必然會在庸庸碌碌的生活狀態中磨滅自己的精力和才華。
要相信,每個人都有實現自身理想的潛能,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我們實現理想的決心。目不識丁的慧能成了禪宗第六代祖師;隻在學校讀過一年書、出身卑微寒酸、累遭挫折幾近精神崩潰的林肯,卻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決心,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不到兩歲就因病而盲、聾啞的女孩海倫·凱勒,僅憑觸覺,竟然學有所成,進入美國一流的學府,成為一名了不起的女作家,最終被譽為與拿破侖齊名的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諾貝爾廢寢忘食,用四年時間做了幾百次試驗才發明了炸藥,減輕了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勞動……
走向理想之途並無捷徑,唯一的方式就是遵從你內心的想法,下定決心去行動,任由艱難困苦的打壓,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所想要走的人生道路。終有一日,你的人生會在這個世界熠熠生輝。
我們必須清醒地懂得,理想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它應該是你生命中永不停歇的馬達。給你拚搏的動力,助你通往勝利的彼岸;因為理想,越王勾踐禮賢下士,忍辱吞聲,而終於複國雪恥;因為理想,愛迪生研究電燈雖然屢經挫折,但決不放棄,終於給人間帶來了光明;因為理想,布魯諾不懈地為“日心說”做宣傳,雖遭到殘酷的刑罰,卻為天文界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這些事例清楚地告訴同學們,幸福並不限於理想的實現,而在於為了這個理想的實現而做出的努力。
瞄準人生的目標,堅持理想的方向,你就會領悟,失敗並不可怕,拚搏將使你瀟灑地戰勝挫折,從容麵對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與不幸。
瞄準人生的目標,堅持理想的方向,你就會明白,任何道路隻有不停地跋涉,才會越走越寬敞,越走越順暢。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會迷失方向,才不至於誤入歧途。
瞄準人生的目標,堅持理想的方向,你就會把握生命之路的航標,不斷地追求,不斷地拚搏。遠方的路盡管漫長,你已不再迷茫,把握住航標,也就把握住無數的契機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