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的長槍已被砍斷,手中之提著一斷槍杆,他哪敢再與陸毅接戰,急忙將手中鐵槍杆向陸毅擲出,催馬向外圍跑去。
鐵槍杆攜帶著勁厲的風聲襲向陸毅,陸毅手中權柄劍隨意一拍,槍杆飛出十多丈遠才落在地上。
看到張繡已然逃回本陣,陸毅也策馬回到軍前。
此時陸毅軍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聲,雖然沒有殺了張繡,陸毅的這場勝利疑給軍士帶來極大的鼓舞。
張任風紀等降將第一次看到陸毅動手,心中盡皆震驚,沒想到主公的武藝高明如斯。看來他能打下諾大基業,絕非幸至。
尤其是張任,他對張繡的本事非常清楚,比還要略高一籌,他居然被陸毅兩個照麵打敗,那
張繡敗陣,他心中非常憋悶,還有許多精妙的招式尚未使出,就被陸毅把鐵槍給削斷了。空有一身本事法發揮。
打馬回到軍中,張繡從軍士手中接過一把長槍,此槍自然不能與那條槍比,但也比沒有要強一些。
現在他隻有實施最後的辦法,武力解決,以優勢的兵力擊潰陸毅。
張繡的兵馬剛剛進入射程之內,被圍在裏麵的護衛軍紛紛發射箭矢,目標是張繡的弓箭手。
護衛軍弓箭手箭虛發,每枝羽箭都有人應聲落馬。隻是張鏽的人馬太多,此地有處於開闊地帶,四麵圍攻,護衛軍弓箭手較為分散,雖然射死了一些敵軍,但其他人卻快速地靠近陸毅的人馬。
此時,陸毅的其他護衛,包括運送輜重的兩千軍士都持著連弩不停地發射。陸毅雖然所帶的兵馬不多,可是輜重中卻帶了很多的連弩,也算有備患。
張繡的大軍衝破了並不算密集的箭矢,卻又迎來了連弩的瘋狂怒射。許多軍士被射下馬來,被隨後的滾滾洪流吞沒。
陸毅被護衛軍保護為裏麵,他並沒有親自出手。
龐季風紀張生李嚴等幾員大將,也加入了防守的隊伍中,他們的親兵也都分到了連弩。一起向張繡的兵馬發射著。
張任的親兵也分到了連弩,隻是開始的時候,他有些遲疑,隨著身邊的護衛都拚命地抵擋著張繡的進攻。張任終於咬了咬牙,帶領親兵不停地發射起來。
張繡指揮著大軍瘋狂地圍攻,對於出現的大量傷亡,他有些吃驚。但此時已經成了騎虎之勢,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狂射的箭鏃大量地殺傷了圍攻的兵馬,但對方人數太多,戰馬奔馳速度極快,在付出了大量傷亡之後,還是靠近了陸毅的人馬。
陸毅的護衛軍迅速變換著隊形,長槍手將長槍齊齊地架起來,形成橢圓形的槍形防護。
在長槍的掩護下,連弩手不停地發射,又有大量的敵軍被射殺在槍陣前。
槍陣有效地阻擋住敵軍的攻勢,令張繡的兵馬進攻速度減緩了許多,在雙方劇烈的大戰中,陸毅的護衛軍也出現了一些傷亡。
隻是相比張繡的兵馬,陸毅的損失微乎其微。
陸毅下令讓十幾名軍士盡快把兵營建完,而後他策馬向外圍馳去。
隨著陸毅的命令,隊形狀按照他的意思不斷縮果然敵軍在進攻的過程中顯得擁擠起來,隻是這樣一來,外層防守的軍士壓力更大。
在混站中,不得不由裏麵的軍士逐漸將外麵的軍士替換下來,否則那些軍士即便再勇猛也架不住對方的車輪戰。
戰鬥異常慘烈,戰場上塵土飛揚,呐喊聲不斷。雙方死的人越來越多,地上的屍體被踩在腳下,兩邊的軍士都狀若瘋狂。
陸毅本想親自參戰,隻是他旁邊的董君一再阻攔,在數以萬計的大衝殺中,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如果陸毅出現閃失,勢必影響軍心。隻要他站在這裏,就如同一麵旗幟,讓軍士有窮的戰鬥力。
眼看著張繡的軍士傷亡已近兩萬,而陸毅那邊也有三千多人戰死,這個傷亡比例讓張繡直欲吐血。若不是他親眼所見,他絕對不會這個結果的。
好在陸毅的軍士看起來越來越少,攻擊力也有所下降,長的衝殺讓他們的體能消耗甚大。
此時的張任也在奮力衝殺之中,就在剛才,他有過瞬間的後悔,不如去張繡那邊。但他還是忍住了,從眼前的戰情上看,陸毅這邊是居於劣勢,但這隻是在防守的狀態下。
因為到了這裏已經達到極限,所有的軍士被圍在以輜重車輛為中心的一個範圍內,再往裏就是兩位所乘的車輛了。